还原李鸿章:“我只是个裱糊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01.09 点击数:10
拂晓报

【报纸名称】拂晓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1.09

【版次】第08版(副刊广告)

【入库时间】20130130

【全文】

我的幼时,记忆比较深刻的电影包括《甲午风云》。影片中刚毅忠勇的邓世昌,优柔寡断的丁汝昌,贪生怕死的方伯谦,还有奸佞阴险的李鸿章。后来,知道了扮演李鸿章的演员叫王秋颖,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老演员,把李鸿章演得真像,既奸既滑,入木三分啊。

可事实,我错了,我们许多人都错了。

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是10多年前的那次合肥之行。

合肥最繁华的长江东路北侧,有条淮河路,当时路面刚改造过,路北,李鸿章故居也刚刚修葺。这是繁华市井中的一座青墙黛瓦的深深宅院,在这里,我当时只记下了李鸿章临终诗的后四句: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是李鸿章临终前授,他儿子李经述记录的。

什么意思哪?我一读,再读,三读,情感也随之沉重而复杂起来。

大家都知道,事关李鸿章名节的两件大事,一是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和庚子事变后的《辛丑条约》,这两个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屈辱的城下之盟,都是李鸿章主持签订的。

料想,李鸿章不管是签订条约时,还是临死前,他是知道身上所背骂名的。但他为何又向着秋风洒下“孤臣泪”哪?这是他的哀鸣之言?

这首诗,当时确实给我很大的冲击,把我固有的一点历史认知,一下子冲垮了。说醍醐灌顶有点形容了,但从那时我就开始思考,李鸿章算啥?是重臣?是中枢?是决策协助者?

其实,这都说的不错,但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职位:奴才!他只是个看主子眼色行事的奴才!主子要打,他就要调兵遣将去打;主子要和,他就要颠颠地跑去签字。他能办的事,也就剩下力争和哀求了。大家可以在网络搜索一下李鸿章在日本马关与伊藤博文的对话,更多的只是商量和哀求。你想,在那个年代,日本连李鸿章和清廷所有来往电文内容都能掌握,连光绪帝交代李鸿章的底线和催他快签字回来的电文都知道,李鸿章还有几张底牌可打呢?

2012年的7月,我踏上了我称为“中国人的一滴眼泪”的地方——威海刘公岛。在这里,我开始搜集资料深入地关注这段历史。特别在陈悦所著《沉没的甲午》书中,我看到了李鸿章临终前授的一条奏折,力谏清廷自强图存,更能展现李鸿章的真实思想和难言苦衷:

伏念臣受知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哀痛;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暝。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商棘,根本之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帮,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臣皆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协力,翼赞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事实上,这封奏折还未及上呈,李鸿章便赍志而终。劳力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事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这是李鸿章临终诗的前四句。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车马未离鞍”的李鸿章来。他伤心满清300年来由盛而衰落的式微,他站在“八千里外”吊民之残,其悯民之心昭然若揭。

这时,一个模糊的面容渐渐清晰起来,一个扭曲的形象渐渐地端庄起来。

我不得不叹,岁月的尘埃,究竟可以淹没多少真象?我依稀透过浮尘,看到了一个被称为“中兴之臣”的老人的无奈与辛酸,甚至听到了这个孤独老人死前的那声悠长悲怆的叹息。

面对着和议新成的局面,李鸿章心知肚明,这只是权宜之计而决非久长之策。对于清廷的积弱和外寇的野心,他更是洞若观火。大清帝国气数将尽,如衰颓破屋般风雨飘摇,列强的窥视意在蚕食鲸吞,是“阳为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所以李鸿章北上签订《辛丑条约》前,在广州对送行的朋友说:“我已垂老,尚能活几年。总之,当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钟不鸣了,和尚亦死了。”说罢涕泪长流。他还说,在这个“破屋”里,我只是个“裱糊匠”!

他知道,他是在为不可为之事,我们能看出他实在有着万般的无奈。只是,在一个十分推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国度,没有人深层次地想,很多事情,并不是几句豪言壮语和意气就可以解决的,甚至,“瓦全”有时要比“玉碎”难得多。李鸿章十分清楚,面对东洋西洋强大的坚船利炮,垂老的中华文明是何等的孱弱?何等的不堪一击啊?“根本之计,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整个甲午战争,好像是李鸿章在以己之力与整个日本在斗,满朝文武、举国上下都在看热闹。此情此景,李鸿章确实像一头操劳奔波的老牛,拉着残破的满清之车,奋力地往前走。只是,以他一人之力,能拉多远?

临终前,他的老部下、直隶布政使周馥见他处在呼之能应不能语的弥留状态,但两目炯炯、瞠视不瞑。周馥知他心境,大呼:“老夫子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这时的李鸿章,嘴唇喃喃翕动,欲语泪流。周馥用手抚其眼睑,李鸿章的双眼方才合上。

一个周旋四方、苦撑危局的老臣去了。

一个死后背了百余年骂名的老人,就是这样逝去的。

我们很多历史、很多人,只是记下了他主持签订的几个屈辱条约。他的胆识谋略,他的含辛茹苦,他的责任担当,他的道德文章,便一直飘动在国人飞动的唾沫中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