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国情观”与“新闻观”

作者: 暂无 日期:2003.01.30 点击数:20
大河报

【报纸名称】大河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3.01.30

【版次】第21版(河之洲)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李鸿章都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显赫人物。

日本人说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说李鸿章:“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官史上名列前茅的人。”同样大名鼎鼎的维新派旗手梁启超对李鸿章也情有独钟:“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 吾悲李鸿章之遇。”长期以来,我国的教科书和公开出版物上,一般是让李鸿章的名字和“卖国贼”连在一起;而现在又有人说他是洋务运动的功臣,现代工业的奠基人。对李鸿章的争论肯定还将继续,对他最终的“定性”,恐怕还有待未来的学者完成。

然而,我对李鸿章感兴趣的,是读《帝国的回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时,看到的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所流露出来的“国情观”和“新闻观”。

1896年8月28日,时任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乘“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9月2日上午9时,李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的专访。在回答关于教育问题的提问时,李鸿章提到了国情——

记者:“阁下,你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停顿一会儿):“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供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国情和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不让女孩子接受教育,不设公立的供平民出身的女孩子就读的学校,是大清国不折不扣的丑陋和推行愚民政策的体现。但在清王朝皇权的忠实维护者李鸿章的嘴里,轻飘飘地用了一个“我们的国情与你们不同”,就把伶牙俐齿的洋记者的嘴给封死了。可见,这李大人决不仅仅会签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也确是有一定外交才能和狡辩天赋的。

关于新闻问题,李鸿章与《纽约时报》记者也有一段精彩对话——

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清国办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对李鸿章的这番高论,要做客观分析。首先,他承认清国的报纸“只讲部分的真实”,因此“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不能“广泛传播文明”。这是有见地的,也是可贵的。然而,他将“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的责任一把推给“清国的编辑们”,则又是狡诈和虚伪的。我们知道,清朝不是没有独步一时、热血满腔的正直报人,章太炎、蔡元培、邹容、梁启超等,都曾是力主废除皇权和敢于挑战封建专制的大手笔。

从李鸿章回答《纽约时报》记者的这两个问题中可见,封建官僚毕竟是封建官僚,混蛋终究是混蛋,他们有一种屡试不爽、 百战百胜的逻辑:总有理。因此,谁试图撇开本质上的东西,从他们干过的仅仅是顺应了世界潮流的个把件不算坏的事件入手,去美化他们、替他们涂脂抹粉,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自讨没趣儿。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