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个爱摆POSE的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12.15 点击数:0
北京青年报

【报纸名称】北京青年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12.15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书名:《绝版李鸿章》

■作者:张社生

■文汇出版社2008年12月

■推荐指数:★★★★★☆

■读家:于一爽

■一句话点评:从国外的图片和史料中,反观李鸿章其人其事。

研究李鸿章在今天几乎快成一门显学了,现在还有不少人为他争得脸红脖子粗。读张社生的《绝版李鸿章》,他走的是“当文字纠缠不休的时候,图片往往能叫人一目了然”的路子,毕竟关于这个大清王朝风云人物的内心苦乐,他的耻辱之迹,痛楚行影,还有彼时文化冲突里的恩恩怨怨,我们是“无知”的。并且在那些“自知”之中,也不可避免那种种的国人视角、价值笔法和民族主义,文字描述的可靠性很多时候是有待质疑的,从而我们至多看到历史人物的半张脸。于是我们有必要从国外的史料和多维语境中,反观他人如何看李鸿章和整个大清王朝,看彼时的他们是怎样一步步地讨价还价,试图有面子地斡旋,企图走出第三条路,而终于无可奈何,以屈辱告终。毕竟在一个衰微的结局和一个失败的群体中,几番羞辱几番挣扎,平衡着晚清和整个世界那种微妙精巧的关系并不容易。

讲这本书走的是“图录”的风格,于是整本书翻下来,这张张图片,确实可以刺激到很多人,从他人的眼中审视自我,有着一种关于“精神的隐痛和审美的自责”,不过这种隐痛和自责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一剂猛药了。

虽然讲这本书确实刺激到了很多人,但本身又是好玩儿好看的。书的第一章就先是为李鸿章画了一幅小像,讲了很多七零八碎的东西,比如讲到了他的孙子李国煦的家事。谣传张爱玲的《金锁记》就是拿他的家事为原型创作。于是姜纪泽、长白、长安,我们都可以对号入座,原来李鸿章的家族也是可以被坊间八卦的。并且在这一幅小像中,作者也仔细分析了李鸿章的成分到底和他人有何两样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李鸿章的组成成分,所谓“一分痞气,二分底子,三分运气,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热忱,七分悟性,八分应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

史书上一直讲,李鸿章是1.83米的“云中鹤”。从张社生整理出的那些图片中,验证了此话不假。很多国外的资料中也讲了一些对李鸿章的描述:“半人、半神、自信、超然、文雅、伪善、优越感”等等。

这种七零八碎的东西,书中很多,比如地球人都知道李鸿章爱抽烟、多痰这个毛病。于是他每到一个国家,人家就为他特别准备一个痰盂;还比如李鸿章喜欢在就餐时喝上两杯红酒,外国报纸就总讲他是“会吃老寿星李总督”,于是他还不小心成了一些保健品的代言人。可惜这位李总督牙齿不好,饮食就只能以“炖菜”为主,他能把“燕窝、鱼翅、烤鸡、炒饭”放在一起吃,他去美国的时候,代表团里有十几个厨师;欧美人确实迷恋这个来自亚洲的皇家游客和他的团队。还比如李鸿章“周游列国”的时候,是穿了“黄马褂”的。当时外国的小孩子觉得很好玩儿,还用黄色丝带将自己的自行车打扮得漂漂亮亮,以期引起这位贵客的注意。

李鸿章还是个“科技迷”,他的奏折稍加整理,几乎可以成为一篇篇科技论文,比如他的那篇“蒸汽动力运转奏折”,当然他的这个爱好,也为他赢了不少实利,很多公务采办大单都让他经手办理,自然有很多“交易中介费”,就算他不收,也会有人代收。这种事情是自古难全。他还曾给慈禧老太后购回过一台英国产的缝纫机;他还是第一个照X光照片的人。有时想,如果那会儿有个“中科院”、“社科院”,他还真应该去管管。反正,他凡事爱钻个洋气,请人在家教儿子们习洋文,至于女儿的喂奶问题,他也使“西法喂牛乳”,他的夫人中风,他都敢用西医的“手摇电机诊治法”。

于是李鸿章的上述种种,都叫他得了个“不学无术”的帽子。清流讲他是“上不守祖制,下不厚文”。而他是最烦那些“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他总还是讲一些实用主义的。

这种实用主义到他的外交上,就是被人诟病为“痞子外交”。但是彼时中国的情势,也只能靠他的几分痞气。所谓“棋路是没有出处的,但他能在不利的棋局中,至少将你一军”,这也勉强算是一种政治的老到和圆滑了,虽然并不漂亮,于是他一生名节,也只能任他人描画了,只怪他一生是拼命做官,而所谓为官之道,又根本无道可循。当满朝人都讲,这件事情只有他老人家一人能干的时候,他也就只有包揽下来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