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鸿章当铺里快乐“留守”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12.22 点击数:20
安徽商报

【报纸名称】安徽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12.2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记者 武鹏 卓也文/摄)淹没在高楼大厦里的百年老宅,原来是李鸿章的当铺。留守在那里的花甲老人,看尽尘世繁华和喧嚣,粗茶淡饭也是一种生活。昨天,在合肥市红星路上的一隅,62岁的陈应芝在房里烧上煤炉,通往屋外的烟道在给家里“供暖”。而79岁老人冯瑞迪在屋里缝着衣服,63岁的翟荣掌一个人听着收音机。李鸿章的当铺,对他们来说,只是个传说。 在合肥最繁华市区的高楼大厦中,人们或许早已将这里遗忘。青砖小瓦,粗大的木梁坊沉淀了岁月的痕迹,有些泛黑,走廊斗拱泛红,虽不是精雕细刻,但看上去仍很细腻精巧。30岁的时候,老家在舒城县的陈应芝搬到了这里——红星路外贸生活区,从此住在了李鸿章的当铺里。转眼32年过去了,她从合肥市邮政部门退了休,依然“留守”在这里。而她的老伴、孩子,都已经搬到了更好的小区里。金窝银窝不如自己草窝。尽管没有房产证,尽管这房子雨天漏雨,冬天漏风,但陈应芝说,这老宅子就是自己舍不得的家。最初,陈应芝还留了不少小青瓦,等屋顶上的瓦坏了以后,她就找来瓦工,给换上新瓦片。而今,剩下的小青瓦用完了,也不容易买到了,屋顶再坏掉,她也只能凑合着修补。 看到记者来访,陈应芝的邻居,程家丫头“小五子”也赶过来串门。在这里的8户人家,串门唠嗑很亲切。陈应芝老人回忆说,当年她搬来的时候,“小五子”才5岁,就跑来跑去,帮着给她搬东西,邻里互帮,亲热得很。程家比陈应芝住在这里时间更长,但是程家老父最近生病,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向人们缓缓道来关于李鸿章当铺的那些往事。 冯瑞迪老人才搬到这里租住,她是因为孙子在附近学校上学,才到这里落脚,给孙子当陪读的。每个月300多元的房租费,在这个地区并不高,而这正是因为这些房子的老旧、衰败和狭小。孙子上学去了,老人在家里也闲不住,虽然已近8旬高龄,但老人手脚麻利,眼神也好,照样做些裁缝活,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水。在冯瑞迪老人的隔壁,住的是翟荣掌一家。翟荣掌老人有3个儿子,如今还有小儿子和他们一起生活。小儿子是个厨师,或许是不愿意呆在这样的环境里,翟荣掌说,他偶尔会回家来住。 虽然合肥市文物管理部门曾对这里进行过调查,也确认了这里曾是李鸿章当铺的说法,但是对于百年的老宅来说,老人们并不那么熟悉历史。陈应芝老人说,这里的确有不少历史的沉淀,但是如果作为景点开发,似乎代价太大,也难有效益可言。如果将来拆掉,肯定有些可惜,毕竟这里是合肥市区遗存不多的古迹了。老人们说,他们或许是“留守”这里的最后一代人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