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小道”见证屈辱历史

作者: 程绩 日期:2014.07.14 点击数:50
新民晚报美国版

【作者】 程绩

【报纸名称】新民晚报美国版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14

【版次】第A24版(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40820

【全文】

《马关条约》就是在春帆楼签订的 本版摄影 程绩

特派记者程绩发自日本下关

下关市在日本山口县,亦称马关,位于日本本州最南端。从福冈到下关,需要乘新干线再转车。春帆楼,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就位于关门海峡边的一座小山坡上,120年前被国人视为丧权辱国之最的《马关条约》就是在这里签订的。

上周,本报记者在日本北九州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下野寿子的陪同下,重访了《马关条约》签订地。

日本人眼中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陷入崩溃之边缘,而日本却一跃为亚洲第一强国

出发前,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胡令远教授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到北九州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下野寿子。日本大学正值期末考试,但下野教授还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她曾在复旦大学访问半年,其间游历了很多中国城市和乡村,热心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我陪你去下关看看,那是签订《马关条约》的地方。”

汽车在下关市的街道上拐来拐去,来到一座背依小丘的旅店。“春帆楼到了”,下野教授说。问为何选择在这里签约?“因为这里是时任日本内阁总理伊藤博文的家乡,春帆楼是当地最有名的河豚料理店,伊藤博文经常来这里。”下野教授介绍。

春帆楼正门右侧有一座日式建筑,恰是当年清政府代表与日本政府代表谈判的场所。其门前竖一长条形木牌,上书“日清讲和纪念馆”,下为一遮雨木板,则为说明介绍。200多字的碑文中,有一句话,让我这个中国人感到格外刺眼:“今日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

“日本史学界一直认为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是近代史的转折点。”正如下野教授所言,甲午战争之后,中国陷入崩溃之边缘,而日本却一跃为亚洲第一强国。《马关条约》割让国土,使得台湾沦丧长达半个世纪;赔偿巨款,使得清廷财政濒于破产。相反,日本得到台湾,使之成为侵略中国大陆的跳板;获得巨额赔款,乃可兴办教育,振兴军备,犹如再次注入兴奋剂。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春帆楼虽是小小一楼,却是两国兴衰命运的见证者。

安倍父亲的反战题字

“加害者容易忘记罪恶,而受害者永远不会,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

谈判会所外的小院里,也立着当时日方谈判代表伊藤博文(内阁总理)、陆奥宗光(外务大臣)两人的半身铜像。

马关条约签订当年,日本全国财政收入为1亿日元,而马关条约的赔款却合3亿日元。中国方面的统计则为2亿两白银的赔款、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还有每年50万两白银的威海卫驻军费,这样战后3年间日本实际得到23150万两白银,合34725万日元,大大超过1896至1898年3年间日本全国税收26890万日元的总和。

步入会所,正中是宽大的谈判桌。出于文物保护需要,用落地玻璃将四周罩了起来。参观者只能透过玻璃罩,观看里面的摆设:一张长形大桌,将谈判者划分两个阵线。桌子一侧为清政府代表,有一把软靠椅和若干硬靠椅。软靠椅是李鸿章的专座,硬靠椅则为其余人员的座位。桌子另一侧,为两把软靠椅及若干硬靠椅,自然是日本方面的座位。每张椅子旁都立有木板,上书当年某某之座及其官衔、品级和谈判的身份。

在春帆楼的2楼,楼道里悬挂着当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题写的“和气满堂”的字幅。安倍晋太郎性格平和,曾任中曾根康弘内阁的日本外相,与前首相竹下登、宫泽喜一被并称为中曾根之后的日本政坛“三领袖”。其父安倍宽是二战前的日本国会议员,著名的反战议员,因为反对东条英机的军国主义,曾被称为日本政界“有骨气的政治家”。

日本的精神文化讲究“和”字,但是安倍晋三如今已经置“和气”于不顾了,学界认为安倍现在的政治思想,深受他外祖父岸信介的影响。“我反对安倍目前的对华政策”,下野寿子说。“特别是他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加害者容易忘记罪恶,而受害者永远不会,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

下野寿子主要研究中国政治,除教学外,她还经常深入到北九州的社区,去给那里的老百姓讲述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我告诉他们,中国人的乐观、友好和幽默感,这些都是你们在日本媒体上看不到的。”

逼仄的李鸿章小道

在遭到日本浪人枪击受伤后,为防止再出现意外,日方修了这条专让李鸿章行走的小路

春帆楼正门左侧有一条小路,路口有指示牌,上书“李鸿章道”四字。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在历史书上一直都被负面定位。不过,在马关条约纪念馆记者发现,日本从学界到民众,对于李鸿章有较高认知度。

“李鸿章道”是一条极为普通的小路,指示牌位于春帆楼范围内,故稍有修整,再往前走便是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者与下野教授沿着小路走了一段,路两侧都是野草,路面也均为碎石,有些地方还有泥泞的积水。前行百米余,方见几处人家。

1895年4月17日上午,中日双方在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仪式结束后,李鸿章深深叹了一口气,无奈自语道:“我解脱了痛苦。”

对于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日方的记录是,李鸿章要求议和前先行休战,日本提出的休战条件是:大沽、天津、山海关等地的清军全部向日军缴械,天津至山海关铁路交日本军务官管理,且停战期间日本一切军费由中国承担。对此,李鸿章奉清政府之命,表示拒绝日本提出的条件。当天,李乘马车返回寓所,途中遭日本浪人枪击,子弹擦伤左颧,血流满面。此事传出,国际舆论大哗。当时,俄罗斯已派军进入中国北部,日本政府担心第三国借机干涉,这才下决心尽快签约。为了防止再出现意外,日方沿着春帆楼左侧的山腰修了这条专供李鸿章行走的小路。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