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客观审视李鸿章

作者: 马玥浩 日期:2014.01.17 点击数:10
中国科学报

【作者】 马玥浩

【报纸名称】中国科学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1.17

【版次】第14版

【入库时间】20140230

【全文】

本报实习生 马玥浩

萨苏 作家,历史学者。曾任《环球时报》驻日本记者,出版过《国破山河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退后一步是家园》《梦里关山走遍》等书。

李鸿章,其名贯耳,毁誉参半。在历史学者、作家萨苏看来,世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正随着史料的增多、国人眼光的开放越发客观。这样,我们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学到的也就越多。

我们又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书籍里,寻找一个关于李鸿章、关于近代史的相对简单的切入点?萨苏推荐了晚清改革史及战略史学者雪珥的《李鸿章政改笔记》。

鲜为人知的李鸿章

《李鸿章政改笔记》的作者雪珥,曾在国内做律师和财经评论员,后移居澳大利亚。他在海外继续发掘晚清史料,并与相关文物互证,对晚清改革史作了深入研究。所以,萨苏说:“雪珥既知道中国是怎么运行的,又从外国的史料里看中国,也就能作出客观真实的记录。而且他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在书里给我们讲述了更多的历史事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那段历史和李鸿章其人。”

如书中提及了李鸿章73岁高龄时被光绪皇帝派往欧美访问的事情。事前,李鸿章曾上书“以残躯暮齿,倘陨越于礼仪,殊有伤于国体”请辞,被驳了回来。他只得带着自己的棺材,历时190天访问了俄国、德国、法国、美国等7个国家,行程9万多里。此时的李鸿章也处在人生的低谷,甲午海战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但李鸿章重振精神,在出访时大方得体,受到了各国的礼遇和尊重。

萨苏分析道:“我们看李鸿章的故事一定要看完整。比如李鸿章想建设一支海军,他就找英国买军舰。结果英国人卖给我们的舰队和我们要的不一样。这时候我们就想骂外国人‘坏蛋’、李鸿章‘笨蛋’,其实都不对。英国以为中国想在海关搞缉私舰队,其实中国是要搞海军舰队。不过,李鸿章最后还是成功订购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巡洋舰。”

书中涉及的史料,还包括李鸿章过世后的事情。例如,李鸿章去世时,《泰晤士报》《曼彻斯特卫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各大报纸几乎均以头版大篇幅发布李鸿章死讯,对他的定义多为“中国伟大的政治家”。

“雪珥一直没有跳出来作评论,而是通过史料,告诉我们客观的事件,给我们一个真实的李鸿章。”萨苏解释道,“雪珥自己也认为,清王朝就像一艘破旧的海上巨轮,载着上亿乘客。我们不能一味想把它凿沉,而是要想清坚船应该怎么建设。李鸿章就像个裱糊匠,对破船修修补补,打理出了‘同光中兴’的局面。”

脱离利益谈历史是可笑的

除了史料价值,《李鸿章政改笔记》也体现了雪珥对历史的认识。雪珥说:“我们习惯用简单的‘好坏’来评论一个历史政治人物,其实没什么意义。重要的是他对社会、对历史的价值。”

在《李鸿章政改笔记》中,雪珥也希望读者不要带着“好坏”的标签去看李鸿章、慈禧、奕等人,而是以客观的态度,去思考晚清改革的成败得失,“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他能傻到心甘情愿去割地赔款?所以其中的利益博弈、取舍权衡才更值得我们深入分析。马克思的唯物历史观就说过‘脱离了利益来谈思想是非常可笑的’”。

用“利益冲突”的理念来看事件,我们就能明白书中一些复杂的局面,比如中德的关系变化。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德国曾公开祝贺日本取胜,而在李鸿章出访欧美7国前,德国又逼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原来是德国希望李鸿章购买大批军火。在李鸿章并未购买后,德国又出动军队抢占了胶州湾。

萨苏也很赞同雪珥的历史观,他说:“我不谈主义的对错,不谈人的好坏,我只谈当时的制度和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利益的博弈是怎么样的。这样才能客观地审视一件事情。而且我们要学会从技术角度解读问题,搞清近代史上的改革方法、思路、成效究竟是怎么样的,对我们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