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笔记”思考渐进改革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12.25 点击数:10
北京晨报

【报纸名称】北京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12.25

【版次】第A31版: 文娱新闻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晨报讯(记者 刘婷)历史学者雪珥日前携新作《李鸿章政改笔记》做客由中南博集天卷思想文化图书品牌“读行者”等单位主办的读书沙龙,与知名学者萨苏展开对话,讨论在改革的转折点上,晚清最后一个实干家李鸿章的心路历程。

“大清裱糊匠”是李鸿章一生的写照,但是在众多国人眼中,推倒重建才是中国的正道。雪珥在书中用史料抽丝剥茧走进李鸿章内心世界,对其改革、外交等事业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雪珥指出,李鸿章一生办洋务、兴实业、练新军、建水师,筚路蓝缕,艰难开拓。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鸿章是反潮流的,但是他反的是空谈误国,在他看来,大清国是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还能是间可住人的房子。但国人一向急功近利,期盼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于是人人皆成“拆房专家”。

萨苏认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两个总是陷入简单化,李鸿章在那个时代引领的洋务运动,被视为是一个失败,于是,带着中国走错了路的李鸿章,责无旁贷。但北洋水师本身是失败了,可是它的运作效率、工作模式,明显高于清廷其他部门。当改革还大多停留在坚船利炮的硬件层面上时,李鸿章领导的北洋水师直接使用了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北洋水师的存在,促进了铁路、电报甚至中国西医事业的发展。北洋水师最终虽然失败,但是后面的改革确实是站在李鸿章的肩膀上完成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