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天津机器制造局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2.16 点击数:10
天津日报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02.16

【版次】第05版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周骥良

李鸿章在历史上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仅就天津一地言之,他却是应该大写的人物,正是他使天津成为开展洋务运动的基地,为中国的现代化迈出艰难的第一步,也为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写下独特的一页。

李鸿章主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主张“自强求富”,但倾心血最多的还是军火工业,这是他推动洋务运动的核心,所以来津之后,他立即抓住天津机器制造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是国难当头的产物。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恭亲王奕?乞和,签下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痛定思痛,他向慈禧奏请创办夷务,仿造洋枪洋炮,用来抵御列强入侵,慈禧批准在近海的天津建立军火工业基地,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承办。从设计到机器,再到技师,全部来自英国,单是开办经费就二十余万两,初名天津军火机器局,有技工两千余人。局分东局与西局两部分,东局在海河东岸贾家沽,西局在海河西岸海光寺。东局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为主,西局制造军需物资和器具。当时它们在中国与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并称三大军火工业基地,但规模并不大,在鼎足而立的形势下,位列第三。

令人痛心的是,崇厚毫无办厂经验,只知捞钱,兼具庸官与贪官的特长,两千工人的工厂里,肯干活能干活的人并不多,不会干活的人只要花钱就能进厂,典型的官僚办厂,出了废品也不闻不问,成了吞吃国库银两的两大无底洞。

李鸿章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解聘不严格要求的技师和一些提笼架鸟的吃闲饭的人,并从金陵、江南两厂调来熟练工人,气象为之一新。几年的工夫,三足鼎立的军火工业形成天津机器制造局一枝独秀的局面,一度跃居亚洲第一。

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初是仿造,然后是创新。最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是,直到军事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仍居高难度产品的潜水艇,把它从纸上的设想变为水中的实物,也就是全世界第一个潜水艇试制品,却是出自中国、出自天津、出自天津机器制造局。这艘试制的潜水艇,较西洋试制的早了六个春秋,也是世界第一。

遗憾的是,被西洋文明压倒的人信不过,有的不敢下笔,有的不敢下笔直陈,几乎被岁月淹没。多亏尚不够近代报纸规格,但已具报道信息作用的《益闻录》留下过两段记载。而潜水艇更是限于当时的国力,只能试制而已。

更为痛心的是,这座一度跃居亚洲第一的兵工厂早已被帝国主义分子视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八国联军入侵京津,这就成了他们必须全力摧毁的目标。两千多名技工与护厂的聂士成兵并肩抗战,最后厂毁人亡,无一幸存者。中国的军火工业受到了重挫,东局只留下东局子一个地名;西局则因规模较小,被海光寺所代替,连名字也没留下。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