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悲情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6.24 点击数:20
珠江晚报

【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6.24

【版次】15心情

【入库时间】20140731

【全文】

近现代以来,中国国势式微,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其中给中华民族带来最深重苦难的,当是一衣带水的日本。我敢肯定,100多年前的李鸿章李中堂大人,对日本的包藏祸心,肯定是洞若观火,并有足够的警惕。左支右绌、砸锅卖铁建设北洋舰队,就体现了他深刻的忧患。只是甲午海战一役,让这位晚清重臣颜面尽失,证明大清不过就一“纸龙”,而自己呢?只是一不甚高明却又无可奈何的裱糊匠。

曾几何时,北洋舰队的铁甲威龙,列阵浩海之上。高高飘扬的龙旗,让大清衮衮诸公的心情像花一样,豪气干云啊!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慕名前来参观,看到这架势,吓了一跳,遇上劲敌了。看着伊藤博文的猥琐样,李中堂颇为沾沾自喜。那时的他,还真没把小日本放在眼里。

也就是仅在两年后,甲午海战让大清一败莫名,苦心经营数年的北洋舰队彻底毁灭。一度耀武扬威的战舰,或沉入冰冷海底,或重创成为他人的战利品,水勇或逃或俘或死。偌大的黄海,只有膏药旗在张牙舞爪、遮天蔽日。这可是位居世界第八、亚洲数一数二的舰队啊,这可是自诩为天朝的大清啊!

天理何在?为什么败的是我大清?李鸿章苦思冥想,心里作千万次的追问。

败是败了,还得善后。败军之帅李鸿章旋即驰往马关,昔日卑躬屈膝的伊藤博文在此候着。胜利者高傲地展开一纸条文,苛刻条款胪列如左:割台湾,赔款四万万,开放口岸等。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给大清和李中堂的选择只有两个:“允”和“不允”。

已经是唇枪舌剑第三个回合了,日本人寸金不让。强盗!李鸿章愤懑难平,罢了罢了,留明儿再说吧!坐上轿,打道返回寄寓的接引寺。

行至春帆楼附近,坐在轿中的李中堂闭目沉思。突然,但听轿子外一阵喧动,随即听到卫士大惊“有刺客!”话音未落,枪声响起,“呯!”李鸿章感到左眼下面一阵炙热的疼痛,然后便昏厥了过去。

是年3月,26岁浪人小山六之助,挥手扣动罪恶的一枪,大清全权谈判代表李鸿章便血溅马关,血溅春帆楼。

刺客的这一枪震惊两国朝野。因为这一枪,日本终于愿在谈判桌上让小小一步,同意在赔款条项上作些许让步,于是乎民间就有了这样的段子:“挨了一颗子弹,赔款少一千万”。

李鸿章登舟返国。面颊仍隐隐作痛,回首前尘往事,他的心也隐隐作痛。他知道,这是自己个人的耻辱,也是大清的大辱。但面对别人的船坚炮利,还有什么还手之力呢?李鸿章只有暗自发誓:“终身不履日地!”

挨打之后,大清终于低下自以为高贵的龙头,放下身段,打算睁眼看看外面的世界。次年3月,李鸿章登上法国邮轮,首访沙俄,后德英,最后一站美国。因为龙威犹在,加上出于对天朝文化神秘感的好奇,李氏游欧之行还是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德国,与首相俾斯麦还留有一段“吾为东方的俾斯麦,而彼非西方的李鸿章”的戏谑。舆论的聚光灯再次打在这张东方蜡黄的脸上。

风光总是短暂的。200多天的游历后,李中堂启程返国,归途必须在日本横滨换船。既然换船,必先弃舟上岸再登他船。誓言犹在耳际,虽有随员的苦苦相劝,但李鸿章就是死活不肯上岸。怎么办?李鸿章要随员找来一块长条木板,把它横搭在两船之间。准备妥当,李鸿章躬着身子,颤颤巍巍踏在窄窄的木板上,一步一步从此船爬向彼船。横滨此时海面上风高浪急,若稍有闪失,必是坠海而亡,那时的李鸿章,已是70多岁的老人。

李鸿章以孩子气的方式犯险,兑现“终身不履日地”的誓言。

历史人物的复杂,或源于人性的复杂。形格势禁,蚁民百姓无法掌握命运,大人物有时也是如此,更多时候也只能听天由命,徒增无可奈何!

数年后,再历庚子之变的李合肥已是强弩之末。身染沉疴的他自知时日无多,强撑身躯写了一首诗,现在读来还是如此让人心酸。抄录于此,诸君不妨反复吟诵: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已,诸君莫坐等闲看。

是自讽,是自怜,抑或嘱托?所有的真情实感和那颗子弹一样,永远留在了他的躯体之中,直至走进遥远的历史深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