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预见性”的李鸿章

作者: 张家康 日期:2014.05.08 点击数:20
人民政协报

【作者】 张家康

【报纸名称】人民政协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5.08

【版次】06:春秋周刊

【入库时间】20140520

【全文】

近来一些研究认为,李鸿章在晚清最高决策层中,是极少数富有“预见性”的官僚之一。他曾说:“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他奏准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应“是中国海军萌芽之始”。他创办北洋水师,是因为“日本国小民贫,虚骄喜事。长崎距中国口岸不过三四日程,揆诸远交近攻之义,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的确,李鸿章是晚清重臣,“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但这无法改变一般人对于李鸿章作为中日甲午战败主要责任者和《马关条约》签订者的记忆。

其实,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的“富有预见性”也随处可见。早在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的谈判期间,李鸿章就坚持在条规中列上“所属邦土不可侵越”的条文,以隐指日本应“为朝鲜等国预留地步”。他还对来华朝贺同治皇帝“大婚亲政”的日本外务卿说,日本“若用武强逼断无能相和好之论”。

问题是这一切对于正在崛起且野心勃勃的日本来说都是耳旁风。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为全权大使,前来中国谈判所谓“朝鲜问题”。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谈判的焦点是中日撤军问题。

李鸿章力主中国有保护朝鲜的义务和单独派兵援助朝鲜的权利,可伊藤博文诡辩说两国都有共同的派兵权,导致谈判进入胶着状态。最后,李鸿章奏准清廷作出了妥协,表示“两国遇有朝鲜重大事变,各可派兵,互相知照”。

李鸿章对条约的签订极为乐观,以为当“西国侵夺朝鲜土地”时,中日“可会商派兵,互相援助”。不过,李鸿章又颇有“预见性”地说:“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朝鲜政府向清廷求援。当中国军队刚刚踏上朝鲜的土地,早已急不可待的日本立即派兵直驱汉城,短短的十几天,日军由800人增至8000人,而且尽占朝鲜的险要之地,其吞并朝鲜、染指中国的野心,已是众目昭彰。对此,清廷出兵朝鲜仅有1500人。日本却“著著占先”,清廷则“面面受制”。

到7月25日,日军在朝鲜丰岛对中国海军发起突然袭击。次日,李鸿章还复电清廷说:“倭先开战,自应布告各国,俾众皆知衅非自我开。”并提出清廷驻日公使“应撤回,倭驻京及各口领事应讽令自去。倭土货多赖华销,应檄行各关暂停日本通商”。

清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于8月1日颁布宣战上谕。日本是周密筹划,主动进攻,而清廷全无精神准备,完全是仓促应战,被动防御。清廷把防御的重点放在平壤和奉天,而独独忽略了黄海、渤海的防卫。日本海军十分狡猾,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时地窜到威海、旅顺等处“施放空炮,旋即远飏”。李鸿章却认为,中国海军“以之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有余”,故不与日本海军“拼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那么日本“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

这种放弃制海权,消极防御的方针,一开始就将北洋海军引进死胡同。正是消极防御的方针,使得北洋水师的一些将领专门敷衍差事。当得知“倭兵之队来华,头队指黄海”的消息时,李鸿章令定远、镇远等舰“出巡威湾旅一带”,但舰队虽然“出巡”,却从旅顺驶向威海。在这“出巡”的十天中,日舰已将陆军护送至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李鸿章又令舰队驶往旅顺湾,舰队又故伎重演,由威海驶入旅顺,并泊锚不动。日军进逼金州,旅顺防务岌岌可危,可舰队却逃离旅顺,返回威海。

1895年2月17日,威海陷落,北洋舰队覆灭。李鸿章被弹劾,并被“拔三眼花翎,褫黄马褂”。日本的铁蹄已逼近奉天“根本重地”,清廷无以对策,只得“遣使议和”。光绪谕令李鸿章“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并赏还翎顶、黄马褂。

李鸿章“预见”到自己使命的不合时宜,他说:“战绌而后言和,且值都城危急,事机万紧,更非寻常交际可比。”所以,凡是中日谈判的重大问题,他从不“擅作主张”,而是函电交驰,随时奏报,最后由清廷定夺决定。

1895年3月20日,他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谈判。他就中日和谈作了长篇谈话,其要点有三,首先赞扬日本“近年改革事业的成就”;然后,他说“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帮助其将来之进步,可谓得益非常巨大”;最后,他呼吁“中日同盟”,理由是“中日两国为东亚两大帝国,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但在伊藤博文的强势恫吓下,李鸿章已是“力竭计穷”。4月17日,在奏准清廷后,他与伊藤博文签署割地赔款、承认朝鲜独立的《马关条约》。李鸿章此前的“预见”再次言中,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贵冠,本是“一路扶摇”的仕途,顿时坠入沉底,以致哀叹说:“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