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做“局”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1.20 点击数:70
经济观察报

【报纸名称】经济观察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1.20

【版次】【第 48 版:专栏·历史】

【入库时间】20140230

【全文】

从上海开始

中国近代工业是由曾国藩开山,李鸿章来做“局”的。

从1862年开始,李鸿章一共做了多少个“局”?你要不去数一数,还真是说不清楚。他做“局”,先从上海开始,做了个洋炮局,接着在苏州,还是个洋炮局。他那时,已知道洋炮厉害,要造了洋炮来攻打太平天国,而造炮,先要做个炮“局”。

不久,他就发现,造炮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机器,最要紧的,还不是造炮的机器,而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这是容闳告诉他的,他转告恭亲王:欲学外国利器,莫如寻觅制器之器。为此,他买下上海虹口一家美国商人的旗记铁厂,筹建江南制造总局,朝廷允诺拨江海关名下的二成洋税为该局常年经费,生产枪炮、弹药、军舰,后来还炼钢,以此拉开了中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建立了近代国防工业体系。

当时,他有一个心结,从军事上来看,将国防工业体系放在沿海一带并不安全,应该往内地迁,但从经济上来看,沿海一带交通方便,除了成本上比较划算,还因其处于近代工业化的前沿,能跟上发达国家的发展。他想来想去,最后还是经济观点领先,提心吊胆,也没往内地迁。

不过,他在署理两江总督任内,还是将苏州洋炮局迁到了金陵,厂址就在南门外雨花台扫帚巷,改名为金陵机器局,简称宁局。地名改了,厂名也改了,将“炮局”改为“机器局”,说明他对“制器之器”的重视,经此一改,他的眼光也就从军事转向工业,开始以工业为主导了。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有一观点,他说,城市缘起于贸易,两地、乃至于两国之间的贸易,都是水运最为便宜。所以,城市兴起,要么靠近河流,要么就在出海口。他算过一本账,在比较了陆运和水运的成本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假如世界上只有陆运,那么从伦敦到加尔各答的贸易就无法进行,因为没人能经常承担陆运高昂的成本,而有了海运,贸易就可以在这两地之间顺利进行。

海运使贸易全球化,别说从伦敦到加尔各答,就是从伦敦到上海,贸易照样开展起来。五口通商以后,为什么是上海而非宁波取代了广州?就因为整个中国都要出海,而长江,就是中国出海的大动脉,上海则在长江的出海口上。以沿海口岸论,上海、宁波、广州三地皆优,若要拉动整个中国,还得上海。

沿水运布局

上海古已有之,但并非有名的口岸,原本是个小渔村。吴淞江源出于太湖,东流入海,有一条支流叫“上海浦”。

为什么叫做“上海”?因那支流由南而北,北“上”入吴淞江,经由吴淞江出海,所以,叫“上海”。还有一支流,由北而南,南“下”入吴淞江出海,故名“下海”。

上海下海,始于宋代,宋代治水,沿吴淞江两岸,约五里许,凿一入江水道——“浦”,一江开浦十八条,上海浦在南岸,南宋时,已成商埠,下海浦在北岸,还是渔村。明初,下游淤积,流域水患,只好引水分流,一从浏河入长江,一改道黃浦,疏浚后,反而由支流升为主流,夺吴淞口入长江,史称“黃浦夺淞”,“下海”因之萎缩,“上海”兴起。宋时,尚以吴淞江为主流,将流域划分为“上海”和“下海”。明以后,就“剪取吴淞半江水”,改以黄浦江来分浦东与浦西了。

水主财,要靠水运,“上海”因黄浦江水运而兴,“下海”由吴淞江水枯而衰,以至于连地名都不存在,不光“下海”的地名消失了,就连吴淞江在上海一段的名字也改了。

上海开埠以后,有英国商人沿吴淞江溯流而上到了苏州,就把吴淞江叫做“苏州河”了。1848年,英领事与上海道台订立扩大租界协议,便将吴凇江正式更名为“苏州河”。

正名,定名分,本来是中国圣人的事业,属于行政区划的地名,得有当今“圣上”恩准才行,可英夷不管这一套,找个缘由,就将地名改了,这岂非“以夷变夏”?英夷要改,那就让他改好了,上海人也跟着起哄,真的就将吴淞江叫做“苏州河”了,没人跟英夷较真,可见当时王权势微。

李鸿章来到上海时,吴淞江已改称“苏州河”了,他也没来拨乱反正,而是在松江——吴淞江入黄浦处,做了个洋炮局,便随波逐流,带着他的炮局,从苏州河到苏州去了。

松江是地名,如果以水名,则加三点水,称“淞”江,因其源流从吴地来,故称吴淞江。李鸿章据此,扼苏、沪,控江南,没反对“以夷变夏”,反而以夷为师,发起洋务运动。

运动始于李鸿章收购美商旗记铁厂,并以此厂开办江南制造总局。美商旗记铁厂,原址在虹口,虹口一名,源自河口,由吴淞江与黄浦江之变迁而来。宋时,是上海浦入吴淞江入口。元以后,上海浦河道被黄浦替代,故其入吴淞江口改称为黄浦口。明代,海瑞疏浚吴淞江,又以黄浦作为太湖泄洪主河道,吴淞江遂为黄浦江支流,而原上海浦入吴淞江故道河口附近的河道仍保留,改称为“沙洪”,上海浦流入黄浦的河口则称为“洪口”。清中叶以后,“沙洪”上修建了一座跨河拱桥,以其形似彩虹,被人称为“虹桥”,此后,“洪口”被“虹口”替代,沿用至今。

其时,虹口被划为美租界,李鸿章在此做局,美侨本来就反对,不幸,又发生了一起炸弹爆炸,他只好迁局,迁到华界去。况其本意原不在此,一旦条件具备,他就要走的。

以军工立命

他早就看好了一块地,在黄浦江的上游——浦西。那里有一座庙,叫高昌庙,他将虹局迁往高昌庙地区。

下转 48版

(上)

上接 47版

他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将虹局迁到华界新区去呢?此中隐情,于醒民在《上海机器制造局若干史实考略》一文中有所揭示。于文指出,李鸿章办虹局,有抗旨的嫌疑,因为朝廷在虹局开办前,就已下谕李鸿章调人、机北上,于天津开办机器局,李并未遵旨,反而加快了开办虹局的步伐,将虹局从生米煮成了熟饭,再来奏请。他还请了他的老师曾国藩出马,会衔《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两人一说,便将此事搞定。此折,还附有《唐国华赎罪片》,这位“唐国华”,便是虹局开办的贵人。

那时,唐在海关任通译,有人告他敲诈勒索,被丁日昌关押起来。恰好李鸿章派丁办虹局,便请唐来帮忙,唐欲赎罪,愿捐银买下铁厂。铁厂索银10万两,唐以4万成交,加上其他生产资料2万两,共计6万两,故李鸿章附片为其开脱:“因华商每遇洋船装货,所议合同及水脚总单并洋行保险凭证,均系洋字,华商往往不能辨认,嘱托唐国华翻译,偶然送给银两酬劳,续因翻译较多,并因到关纳税应给税单妥速,遂各相沿送银酬谢。”照此说法,报酬属于工作酬劳,并非所谓“勒索”。

至于李的那篇奏折,于醒民发现,奏折内容多处不实,如:洋匠科而“技艺甚属周到,所有轮船、枪炮机器俱能如法制造”,可半年后,科而便露出马脚:明明只有三十几台造枪机器,偏说有四十余台;明明购厂之价为六万两,偏说四万两:“集资四万两,购成此座铁厂”……

朝廷要机器,李鸿章许诺:就局中机器仿造一份,运往天津。又以“器物繁重,非历年累月不能成就,尚须宽以时日”加以婉辞。朝廷要人,他干脆就说:人“不能离沪北上”。朝廷一连向他要人要了四次,他都没理,此何许人也?丁日昌是也!他说:中国可无李鸿章,不可无丁日昌。

曾国藩明知奏折在关键问题上语焉不详,且多有不实之词,还愿意会衔,这只能说明曾李同谋,事实也如此,丁日昌熟悉内情,说虹局:论创议应归曾李两中堂主政。

那时,捻军横行,僧格林沁战死。李知道,朝廷最迫切的,还不是要他的兵工业北上,而是要他出兵北伐,去剿捻。剿捻,乃当务之急,出兵,他义不容辞,于是大举出动淮军主力。他更知,当时淮军之所以能战无不胜,并非淮军本身有多么精锐,有多么能征善战,而是因为淮军有兵工业支撑,以枪炮胜刀矛,战争从根本上转型,军工乃胜利之本。

要他出兵可以,要他输送枪炮也行,但要他拱手交出兵工业却没门。老师是一面大旗,他要高高举起,他自立于军工,老师未竟之业,他要做下去,也只有他能做下去。他与老师“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此间兵家心法,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他不止一次以“我知”者称赞老师“深谋远略”。老师教他“迂缓”,他心领了,《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六有《上曾相》一函,信函中说:“非老于兵事者不能道其只字”。

两人以“迂缓”二字,一唱一和。朝廷要曾氏北上剿捻,曾氏迟迟不动,自称“迂缓”,奏请“收回成命”,“另简大员”督师,曾氏心目中,那“大员”已非李莫属。同样,朝廷要李鸿章赴宁接替曾氏,署理江督,李亦以系合肥人氏当以例避为由推辞。此后,曾氏督师,布了个战局,就移交给李了;不久,天津教案又起,曾氏定了个议和之局,又转给李,以此确立李的接班人地位。

虹局动迁之日,乃剿捻成功之时,李为曾氏传人,非仅师生授受,也为朝廷确认,至于天津机器局,朝廷已另起炉灶,让满人崇厚开办。本来嘛,拆了上海建天津,纯属多余,其实,除了示疑,没有他意?朝廷示疑曾李,但立国之本已然转移,转向湘淮军系,从东南到西北,湘军遍天下矣。

1867年,适逢天津机器局开办,虹局也结束了在美租界的“隐居”,从虹口连地址都没说清楚的地方迁往沪南高昌庙旁,建立起真正具有近代性的工业革命的摇篮——江南制造局,从此,始于商战合一,最后走向军工一体的中国工业革命拉开序幕。中国近代城市文明的兴起,多半也留下了兵工业的痕迹,沪南高昌庙一带城市化即如此,《上海县续志》云:“高昌庙,县南七里,因‘制造局’而成市。”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