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人”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12.08 点击数:10
榆林日报

【报纸名称】榆林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12.08

【版次】A1要闻

【入库时间】20140120

【全文】

白清洲

昨晚整理书房,看到前几年从香港买回的《大公报》上有一篇写李鸿章的文章,叙述他创办中国第一个北洋水师、第一个机械制造厂、第一个招商局等经历,称赞他催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便知道李鸿章对内血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是国人嗤之以鼻的“卖国贼”。但李鸿章也有远见卓识的另一面,不仅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还老早就意识到日本与中国势不两立:“若中国近代化迅速,则日本必依附于我,反之则日本必来入寇。”当年,八国联军逼迫清政府签约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本军人写了一个上联羞辱中国:“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意思是日本极强大,而这八个国家,哪个也能降伏中国。李鸿章怒不可遏,挥笔写就下联:“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强烈抨击倭寇对中国的欺侮蹂躏,而中国巨人自会像捉鬼一样合手擒拿倭寇。

李鸿章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中,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其卖国求荣,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毛泽东评价他“水浅舟大”,比喻其生不逢时。其政敌梁启超也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八国联军也认为李鸿章是当时的中国“第一人”,有意拉其入盟,掌管水师;孙中山也想与李鸿章共同实施改良主义,但都被他拒之门外。

“劳劳车马末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的这首诗作何解释呢?称之为“双面人”,可否?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