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鸿章碰上咖啡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05.10 点击数:10
中山商报

【报纸名称】中山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5.10

【版次】第B3版(城市周刊-笔会)

【入库时间】

【全文】

很喜欢咖啡的,无非是两类人,一是像美食家爱美食一样喜欢咖啡的口感味道,二是喜欢咖啡馆的环境气氛。真正像美食家一样品尝咖啡的人,在国内基本是小众群体,大多数人可能是第二种吧。

其实,口味的形成,并不会久远到如贵族这样三代始成形,能从一杯咖啡中品出味道,也并非什么深不可测的难题,无它,习惯耳。个人有个谬见,信一门宗教,要么从小就耳濡目染自然形成世界观,要么受大变故突得一精神寄托,像佛教中渐悟与顿悟。咖啡就像基督教在中国,而茶就是佛教,已经与生活习俗分不开了。

中国人喝茶,是一种习惯,并不一定每个人都懂得茶道,大多也分辨不出茶的品类,有些连好坏都分不出来。比如,有许多人喝着花茶以为茶之香者莫过于此,但稍识茶道者就知道,花茶是劣茶,因为味不正,所以加茉莉花增香。但是,自小受茶文化影响,茶杯茶壶上的 “可以清心也”许多小孩子都懂断句来读,这种骨子里的东西却是一时半刻变不了的,再加上街头巷尾,几乎十步一见的茶叶铺里,几十块一斤的茶与几千一斤的茶,几百种品类,这就是茶在中国的境况,既是寻常解渴之物,又可深入象牙塔。

有个小故事,1896年,李鸿章出使英国,与英女王一起喝咖啡,李鸿章嫌咖啡太烫,为了凉得快点儿,他从杯子把咖啡倒在搁杯的小碟里,再小口啜饮,令英人瞠目。咖啡在中国虽然时间也不短了,但至今看似大众其实小众,历史文化当然是主因,商人清楚消费人群,所以你看不到卖几十种咖啡豆的店铺,咖啡壶咖啡杯很多是摆在精品店里很多超市不卖,基本上,超市只卖速溶咖啡。因为环境好,所以国内咖啡馆倒是如火如荼不亚于茶叶铺,星巴克间间火爆,《财经》杂志某期说,国内店最火爆的长沙星巴克一天营业额过十万,经营要限制人数。但中国星巴克最好卖的,不是咖啡,是星冰乐。

我有时会想不通,为什么单是说茶馆就空间不大,而中餐馆喝茶又大行其道,咖啡馆里也卖中餐为什么还是叫咖啡馆呢。我也喜欢咖啡馆,但看不惯的是咖啡的精英气势,舶来货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现在的商业惯用伎俩就是努力把媚小众做成气势凌人,把大众的踩得一钱不值,“进口的”成了高贵的有趣的有情调的有气质的。

电影《遗愿清单》里,摩根·弗里曼对着杰克·尼科尔森爱喝的世界上最贵的咖啡——猫屎咖啡,总是忍不住笑出眼泪。据说李鸿章后来很喜欢喝咖啡,不知确否,或许李大人更喜欢“维新”牌的咖啡伴侣。我也会去喝咖啡,毕竟差异是好事儿,有差异,才真正享有选择权。虽然茶暂时还比咖啡强大,但在喝咖啡的同时,别忘了茶。恩,你说得对,这种提醒,在这我们一代,并无必要,高明的摄影师在熟悉的地方也会发现风景。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