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悲情李鸿章

作者: 祝勇 日期:2013.05.21 点击数:10
中国青年报

【作者】 祝勇

【报纸名称】中国青年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5.21

【版次】10版:阅读周刊

【入库时间】20130710

【全文】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1894,悲情李鸿章》,是我为纪念李鸿章诞辰190周年(1823~2013年)和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1894~2014年)而写的一本书。

写李鸿章的冲动由来已久。很久以来,我都陷入对于这个白胡子老头儿的迷恋中——论长相,他并不漂亮;论文章,他一生留下的诗文极少。前几年出版他的全集,仅2800万字,大部分是奏折、函稿;论名声,他在历史中留下的名声并不太好,可以说身败名裂。尤其在我的中学时代,一提到李鸿章就咬牙切齿,因为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大的卖国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李鸿章签署的。至于他发起的洋务运动,因为拒绝了政治改革,同样成为讥讽和批判的对象。

但只要在史料中稍加沉潜,教科书的局限性就轻而易举地显露出来了。教科书是结论之书,只提供结论,不负责论证。而对于一个历史的窥视者来说,结论恰恰是最不重要的,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每个人都会根据事实本身作出自己的判断,因而最重要的是事实——李鸿章生逢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身处这样的大变局,李鸿章出现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最关键的节点上,试图凭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这份担当,也是“三千年未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打破传统价值观、促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先驱。与中国人自己的唾骂相比,美国前总统克利夫兰对他的评价绝对“另类”:“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世纪中最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30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为后人诟病的原因之一,是他领导的洋务运动只重器物,不重制度。实际上,兴办工厂、创建海军、培养人才,在当时已经算是离经叛道了。当洋人决计在大清的国土上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认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而李鸿章,则迅速抛弃了传统的风水观,支持在大沽口至天津之间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电缆线。早在1864年,李鸿章就写道:“今昔情势不同,岂可狃于祖宗之法!必须尽裁疲弱,厚给粮饷,废弃弓箭,专精火器,革去分汛,化散为整,选用能将,勤操苦练,然后绿营可恃……”对于这个暮气十足的帝国来说,丝毫的改变都如蚍蜉撼树,何况李鸿章如此大踏步地学习西方运动?大清国不是小日本,在当时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全盘西化”,是根本不现实的,只能进行体制内的改革,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否则,再宏伟的改革蓝图,都会半途夭折。这一点,已经在后来的戊戌变法中得到充分的证明。我们不能以“马后炮”的英明来要求彼时彼刻的李鸿章。何况,器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无一不是观念的载体。正是由于他倡导的物质革命,导致了科举的终结、新式教育的兴起。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大挫折,也是李鸿章个人遭逢的最大挫折。它是国家的失败,也是李鸿章个人的失败。李鸿章倡导的洋务运动,与光绪皇帝领导的戊戌变法,因甲午战争的惨败和李鸿章的下台,而没有得到衔接,大清的改革运动断裂为两截。中国历史,自此进入了恶性循环。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的时候,他故意把自己的名字连在一起,变得难以辨认,成为一个“肃”字,这足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

本书将李鸿章的一生浓缩在这风云激荡的一年里,是希望它的大开大合、冰炭相激,能够催生一个好的文本,也让人们对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多一层了解。本书无意为李鸿章“翻案”。而只是为我们观察历史人物提供一个更加妥当的视角。历史学家刘梦溪常说,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要有宽容之心,抱以“理解之同情”。理解了李鸿章,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那段历史。

不知从何时起,国人习惯于以后史来否定前史,似乎唯有如此,方能证明历史的进步。但这样一来,就使前人的努力变得没有意义,而后人的成绩也成了“横空出世”。有如那则吃饼的寓言,有人吃第七张饼时,饱了,便说早知如此就不吃前面六张了。李鸿章是传统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第一张饼”。没有他,我们或许今天还饿着肚子。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