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烟台足迹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08.26 点击数:20
烟台晚报

【报纸名称】烟台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8.26

【版次】第T26版(斯人)

【入库时间】20111130

【全文】

■本版导语

从投奔曾国藩湘军的淮军领袖,到洋务运动的急先锋,再到近代多个不平等条约的见证者,李鸿章毁誉参半的一生,堪称清末官场的高度浓缩。无论是慈禧太后在李鸿章去世后给予的“再造玄黄”评语,还是多数国人眼中的“误国卖国”,李中堂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中国海岸线,身为清末北方海防重镇的烟台自然概莫能外。

从饬令方汝翼、盛宣怀等人兴办烟台缫丝局,到投资兴建东炮台,近代烟台民族工业和海防建设的兴起,李鸿章的贡献不容抹煞。然而打开中国西南门户的中英《烟台条约》在港城签署,却又让李鸿章成为了烟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蒙羞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之一。生平功过是非争议不断的李中堂,在近代烟台史上也注定逃不脱纷争。

YMG记者杨健

■未经实战的岿岱山炮台

1875年5月,清廷任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而早在清廷下令之前,李鸿章就曾对烟台海防地位给予明确评价:“渤海大势,京师以天津为门户,天津以旅顺、烟台为锁钥”。1875年8月25日李鸿章在写给山东巡抚丁宝桢的信中更明确表态:“山东沿海修筑炮台,尤以烟台为最先最要。”但李鸿章海防建设的重心却放在直隶总督府所在的天津,烟台海防主要由丁宝桢主持,后来丁宝桢升任四川总督后,继任的山东巡抚无所作为。于是,包括烟台在内的整个山东海防才逐渐被李鸿章接管。

1891年6月,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时,决定在烟台修筑炮台。当月11日,李鸿章上奏朝廷得到批准。不久,又根据德国工程师汉纳根的建议,对原有的兴建炮台的计划进行了修改,确址后历时三年,岿岱山炮台和通伸冈小炮台在1894年5月竣工,两座炮台安装的德国新式克虏伯后膛炮,俱周转360度,易铁轨为钢弹,?轴灵捷。根据汉纳根的建议,在炮台附近另安装120毫米克虏伯后膛速射炮2门,以保护炮台。仅东炮台的五门克虏伯炮便耗银百万两。但耐人寻味的是,此时距离甲午战争爆发,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整个甲午战争期间,岿岱山炮台都未曾发挥作用,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斥资不菲兴建的东炮台,也未能逃脱被拆毁的命运,虽然1903年炮台得以修复,但抗日战争期间又被破坏。

■名噪一时的烟台缫丝局

1877年,德资“宝兴”洋行在烟设立缫丝局(即丝织工场),由德国人哈根和盎斯共同出资,是山东第一家机器缫丝厂,专缫柞丝,缫丝机为法国“开奈尔”式,使用蒸汽动力。机器缫丝质量高,但成本亦高,故在与土丝的竞争中处于下风,1882年被迫停业,改由中德合办,重新招股。对一心想发展民族纺织业的李鸿章来说,这可谓千载难逢的良机。他立即命令登莱青道兼东海关监督的方汝翼、招商局总办盛宣怀、会办徐润、唐景星等人,同盎斯谈判,要求合资,同时积极筹备股银。在李鸿章的大力推动下,招股工作非常顺利,各地海关道甚至动用关银入股,各地商人见有利可图,也纷纷入股。

新公司股本定以上海规银十万两,分作五百股,六成留与华商招入,仍由盎斯一手操纵。新章程中规定:“凡局中雇用华人或请或辞。均归其主持。华商入股者,可举一华人熟悉该业者,为新公司之买办,但此人须山东人,方识烟台买丝生意,然必须总办盎斯访察其人及保人之可否,以定去取,如雇用之后,有不合者,听凭总办辞歇。”虽然华商股份占优,但华商未得其利,盖因缫丝局机械引进的大权仍由德国人把控。李鸿章、盛宣怀所熟悉的是官督商办,对股份制经营了解不多,这次合资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巨大的风险。

1885年,烟台缫丝局因负债过多而再次歇业。次年,李鸿章委任新任道台盛宣怀接手,收买该厂,共付了3万银两。盎斯利用这笔巨资创办了盎斯洋行,后来盎斯洋行发展成为烟台对外贸易的巨擘。1895年,缫丝局租给华商“顺泰号”经营,改名为华丰行丝厂。到1900年,该厂已拥有法式机550台,雇工2600多人,日产丝250斤,已有相当规模。至1909年,烟台共有机器缫丝局3家,手工缫丝局38家,缫工17000余人,到1912年更达到44家,年产量达15700担。

■相关链接

《烟台条约》

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惟一一个在烟台签订并以烟台命名的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条款内容虽然与烟台并无瓜葛,但却就此使英国得到了入侵中国西南边境的“条约权利”。1874年,英国派出以柏郎上校为首的探路队探查缅滇陆路交通,英国驻华公使派出翻译马嘉理南下迎接。1875年2月21日,马嘉理与数名随行人员在云南腾越地区的蛮允附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冲突被打死。3月,英国公使威妥玛正式向清政府提出照会,要求清廷给予说法。在此情况下,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于1876年8月21日抵烟,与威妥玛在位于海关街8号的东海关官署开始谈判,并于9月13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虽然后人研究称条约签订的10年间,英国并未实质意义上插手中国西南事务,而条约中“有关租界内免收厘金”一项,等于变相承认中国政府在租界外对洋货有征收厘金的权利,但这并不能掩盖《烟台条约》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推波助澜作用。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