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头上长角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11.05 点击数:20
新京报

【报纸名称】新京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11.05

【版次】第C16版:专栏/漫画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

突破宿命(16)

美国总统格兰特,卸任之后于1879年到访中国,先后拜访了恭亲王和李鸿章,他在回忆录中对此二人的改革表现评价说:恭亲王受地位所限,决定了他“不可能如李鸿章那样走得那么远”。

的确,作为执掌政府最高权力的恭亲王,在很多改革事务上都表现得极为低调,而李鸿章则相当高调,常常成为反对者们攻击的靶子,却似乎并不在意,也的确在各种猛烈的攻击下毫发无伤。

这或许是体制内改革者的一种默契。

作为权力金字塔上的老二,恭亲王位极人臣,功高不赏,这种地位不允许他表现出任何“积极要求进步”的迹象,此其一也;作为皇族重要成员及实际上的政府首脑,面对错综复杂的改革实践,要求恭亲王尽可能多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官员,尽量避免表现出倾向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推动国家机器的正常与良性运转,此其二也。有这两条,他作为舵手,少表态、多实干,无疑是最佳选择。

晚清改革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但凡要推出重大改革措施,中央一般都先把问题和困难摆出来,征求地方大员们的意见,让各派“掐”,而中央则尽量地保持了中立的角色,从而可以尽可能多地团结“左”与“右”两方面的干部。这种稳健的政治手法,使中央在关键时刻,既能推动改革不断前进,也能掩护激进的改革者从反对的声浪中逃生。先后主持中央工作的恭亲王与醇亲王都是如此。

与舵手们相比,李鸿章毕竟仅仅是水手长,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他只要让中央相信,自己虽然拿着枪杆子,但自己更是中央的一杆枪杆子,就基本可以放开手脚,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这样一个敢作敢为、同时也善作善为的人,当然是恭亲王、醇亲王们十分默契的政治搭档。但凡中央征求改革意见,李鸿章总是积极响应,而且视野开阔、思路敏捷、态度坚决,将中央不方便说、不能说、甚至没想到说的一些意思,都充分表达出来,既吸引了反对者们的炮火,又为中央提供了与反对者们讨价还价的更大砝码。中央悄悄地点火,李中堂大声地放炮,默契和谐。李鸿章经常提交激进改革措施,并非其不了解中央的实际承受底线,不惜让中央为难,而更是一种“求其上,得其中”的古老策略。

在诸如兴建铁路、开采煤矿、发展电报等各项改革事业中,李鸿章均动辄数千字的长篇奏折,洋洋洒洒,并对保守派们的意见痛加斥责,棱角分明,毫不留情,不畏人言。其实,没有李鸿章的头角,中央拿什么去敲打那些榆木疙瘩脑袋呢?而没有最高层的审时度势、伺机而动,李鸿章又凭什么在官场上岿然不动、甚至不断进步呢?这是改革者的无奈之处,也是其在夹缝中求发展的政治技巧。恭亲王的助手、大清国实际上的“常务副总理”文祥,曾经明确告诉来访的美国人,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必须小心谨慎地选择改革的步子、方向,否则,改革者自己将很快被牺牲,而改革则会被导向反面。

在大清的改革战车上,可以说,李鸿章负责踩油门、摁喇叭,而恭亲王负责看地图、踩刹车——与其说是为了减速,不如说是为了防止出轨,以便可持续前进。

雪珥(改革史学者)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