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个明白人

作者: 暂无 日期:2012.04.25 点击数:20
新京报

【报纸名称】新京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4.25

【版次】第C15版(京报专栏)

【入库时间】20120720

【全文】

■糊涂读史

1883年中法战争前夕,清政府屡次给李鸿章下密谕,责他统筹全局。为此,鸿章上《法越交涉事端重大遵旨妥筹全局摺》。看摺子,鸿章挺明白的一个人儿。

首先,鸿章已具有初步的地缘政治观,知道唇亡齿寒。

其次,鸿章明白国际游戏规则。他说1874年法与越签订条约,“认越为自主之权,无论何国皆无统属,复声言法国愿遇事帮助。”现在,越法开仗,我滇粤兵已驻越者尚可曰自卫;现在再增客兵援越拒法,师出无名,会引火烧身,恐不待中法兵交越南,法国就直接犯我本土了。

第三,鸿章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知已知彼。有人说,法人并越之念不坚,中国如出重兵,必使之俯范。鸿章不敢苟同,他说,1871年法受德重创,上下卧薪尝胆正图拓地立威呢。我若虚声吓之,不一定能吓着人家。他还说,外国“国有急难,可借商民之财力以资敌忾”,而中国“官与商民隔膜”。老头儿快看到问题的实质了,但这里还是故意客气,所谓的官民隔膜,是点到为止。总不能跟皇家直说,大清臣民都巴不得朝廷倒台呢吧?

第四,鸿章在军事上很有战略眼光。他说中国海疆绵长,口岸林立,如果不预为筹备,漏洞多多。并举例说,当年林则徐拒虎门,而敌从定海入浙、苏;僧格林沁拒大沽,而敌从北塘闯入。此尚言其近也,我出兵助越,远离国土,法若攻我内地,我顾此失彼,就完了。他的结论是:“盖使越为法并,则边患伏于将来;我与法争,则兵端开于俄倾,其利害轻重,皎然可睹。”

第五,鸿章还算是个大忠臣。众所周知,大清正盛产愤青,不懂军事却亢奋主战,并且坚请政府让李鸿章退休回家抱孩子去。而鸿章在战与不战之间确实为难,不战,对不起老太后和小皇上;战,又怕学了寇准——真宗年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御驾亲征,挥军南下,寇准强拉真宗到澶州城下鼓舞士气,结果打了胜仗并乘胜签订了城下之盟。真宗更敬畏老寇了,别的大臣却跟皇上说:“赌徒在钱快输光的时候,就把剩下的钱全拿出来做赌注,这就叫作孤注。寇准让陛下亲征,就是拿陛下作孤注一掷,陛下想过危险性吗?”陛下一想,敢情老寇拿我当赌注呢。结果寇准被贬。

最后,鸿章期望上级领导自己拿主意——“圣明裁断抉择施行”,等于把球又给踢了回去。不踢不行啊,从道光以来,大清皇上都是在战与和之间忽悠,做臣下的,被忽悠得找不着球,主战的林则徐充军了,“主和”的琦善全家被抄了……明白如鸿章,最后也就玩出一个主和卖国的名头来。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