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越轨”(图)

作者: 雪珥 日期:2011.04.18 点击数:100
新金融观察报

【作者】 雪珥

【报纸名称】新金融观察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4.18

【版次】第52版:历史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吴淞铁路开通。图为英国《图片报》现场速写。

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观点、实力决定行为,这是颠扑不破的官场真理。正因李鸿章“能见其大”,他主政下的天津,便敢于越轨、善于越轨……

天津“越轨”了,居然将手伸向了上海的敏感地带:

李鸿章派手下干将朱其诏、盛宣怀,前往上海,协助上海市长(“道台”)冯焌光,与英国方面谈判。这等于是给了上海方面一记耳光。

天津的老大是李鸿章,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上海的老大是沈葆桢,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都是“洋”大人,都是开府建衙的一方诸侯,平起平坐,本该河水不犯井水。越位插手对方辖区内的事务,在大清官场是极犯忌讳的事情,讨嫌招恨不说,事权不一也容易造成“湿手抓了干面粉”,是不明智的。

可李鸿章偏偏干了犯忌的事情。

这是1876年秋天,一个多事之秋。

上海事故

“马路”一词,并未严格界定其上是否还有两道铁轨,足可以先瞒天过海,造成既成事实逼中国就范。

一切似乎都缘起于1876年8月3日在上海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

这天,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昂然行走在刚通车一个月的吴淞铁路上。英国人戴维(David Banks)是那天当班司机,他看到路轨上有人,就拉响了汽笛。那人走下了路轨,但就在火车即将通过时,又突然走上路轨,戴维刹车不及,火车从那人身上碾了过去,当即身亡。

这是中国正史所载的第一起铁路交通事故。吊诡的是,在户籍制度极为严格的大清国,这位中国铁路事故的首席受害者,却竟然是盲流,根本无法查证其身份。英方舆论因此怀疑,此人可能受雇于大清国政府,以这种“自杀性袭击”的方式,激化矛盾,从而动员民意,阻止吴淞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事发后,大清官方迅速行动,一口咬准这是起“谋杀案”,应将肇事司机交中国审判。英国方面则坚持根据领事裁判权进行审判,绝不“引渡”。最终,英方宣判,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交通事故,受害人应担全责,戴维无罪释放。

上海道冯焌光立即下令,军队开进吴淞铁路沿线,责令英国人立即停止铁路修建及已经开始的“半程”营运。英国人也毫不示弱,英国公使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下令驻沪英军进入战备,并增调两艘军舰开往上海。英文《北华捷报》则公开指责冯焌光等地方领导,故意在激发民众对铁路的憎恨。

形势立即开始紧张起来。

中方如此强硬的理由之一,就在于吴淞铁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地下铁路”——没有经过大清国政府批准的“违章建筑”。

这一“违章建筑”最早是美国人的创意。因为大清国坚决拒绝修建任何形式的铁路,美国驻上海副领事布拉特福(O.B.Bradford)就在1872年申请修建“马路”(Carriage Road),连接上海市区到吴淞港口,并在次年成功地拿到了土地批文。

布拉特福的算盘是,“马路”一词,并未严格界定其上是否还有两道铁轨,足可以先瞒天过海,造成既成事实逼中国就范。但这一行为,被美国政府阻止,根据1868年中美两国于华盛顿签署的“蒲安臣条约”,美国不得干涉中国铁路建设。

英国人却不受这样一种条约义务的制约。美国人于是将这个项目转让给了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 & Co.)。怡和洋行先是组建了一个项目公司“吴淞铁路公司”(Woosung Tramway Company),但想想不妥,就另外注册了一家“吴淞道路公司”(Woosung Road Company),将“铁路”一词隐藏起来。

英国人以超高速抢修这条“地下铁路”,在征地拆迁、劳工雇佣等方面,都是大把花钱,令沿线民众受宠若惊。而且,因为没有官府在中间再剥一层皮,英方提供的实惠,基本落实到了沿线民众手上,民众于是纷纷配合。但后来英国人的动静太大了,修路工地也成了上海的最时髦观光景点,甚至有旅游团专程赶来看稀罕。为了应付日后中央追究,上海方面只好出面制止,警告英国人,“马路”上岂可架铁轨,明显与规划用途不相符合,应予拆除。

英国人一边应付上海地方官员,大玩文字游戏,一边加快开发建设,采用边施工边营运的滚动开发模式,造成既成事实。半年不到(1876年7月1日),上海-江湾段就正式通车,受到市场热烈追捧,周边江浙地区不断组织旅游团,专门到上海坐火车、开洋荤。

这个“蜜月”在一个月后终于结束。

云南危机

威妥玛的强硬态度,令大清中央十分担心中英之间可能爆发战争。而此时正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的大清国,最需要的就是和平的国际环境。

文/雪珥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