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触“电”(图)

作者: 雪珥 日期:2011.06.27 点击数:40
新金融观察报

【作者】 雪珥

【报纸名称】新金融观察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6.27

【版次】第54版:历史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图为大清国的电报局

李鸿章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建成了以天津为中心,西连京师,北达山海关,南到保定的电报网络,覆盖直隶全境并连接东北、西北、东南。在电讯这个领域,大清国第一次赶上了世界的脚步,一同触‘电’……

1881年圣诞节,大清帝国收到了一个巨大的礼物:全长3075里的津沪电报线全线接通。这意味着,继上海之后,天津也接入了国际信息高速公路。而且,其辐射力不仅及于北京,还能通过全线设立的7 处电报分局,将直隶、山东、两江结成了一个“信息”共享的整体。

主持大清国这一重点项目建设的,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触“电”,但却是最大和最成功的一次触“电”。

多快好省

令李鸿章自豪的是,津沪电报线成为“多快好省”地建设大清特色现代化社会的一个典范。

工程自当年(1881年)4月份开工,从天津、上海两端,沿运河对向推进,10月28日在山东境内合龙,只用了半年时间。随后安装设备,进行调试,赶在圣诞夜(12月24日)接通全线。4天后(12月28日),沿线各局试运行,半个月后正式营业。整个建设周期不到8个月,创造了大清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纪录。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项工程,即使以当时的全球视野来看,也是“大举动”。工程的“副总指挥”、两江总督刘坤一就曾说:“惟有大经济者始有此大举动。”但如此“大举动”,不仅时间短,而且投资省,只花费了17.87万两(约相当于如今3570万元人民币),摊到每1华里,仅58两,摊到每1米(清代的1华里=576米)则为0.1两银子(约合20元人民币)。如此低廉的价格,包含了工、料等一切开支,毫无疑问,这在贪腐横行、习惯于在工程中捞取好处的大清国,创造了绝大的一个奇迹。

津沪电报线能成为“廉政工程”,主要原因在于李鸿章吸纳了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参与建设,“与丹国大北电报公司商立合同, 代为购料雇人,查勘设线道路,以资熟手指导”。这种合作,不仅得到了技术保障,而且有效减少了回扣、挪用、贪污等大清工程建设中的通病。晚清历史证明,大凡外资比例高或者由洋干部主管(如海关)的项目或部门,其贪腐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津沪电报线的建设高效,则主要源自李鸿章与中央的紧迫感。2年前(1879年),中俄双方为归还伊犁进行谈判,中方代表崇厚擅自与俄方签约(即《里瓦基亚条约》),割让大片领土,震动朝野。崇厚回国后,被革职拿问,判了死缓(“斩监候”),中国宣布该条约无效,另派曾纪泽赶赴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另议条款。

眼看到手的鸭子飞了,俄国自然不答应,陈兵中亚,威胁新疆,并由海军司令勒司乌斯基(S.S.Lessowsky)亲率23艘军舰,在太平洋炫耀武力。中国方面,也做了相应的战争动员,一边加强东部海疆、尤其是京畿的防卫,另一边命左宗棠准备武力收复伊犁。

在此外交与军事的大博弈中,中央痛感信息滞后带来的巨大掣肘。李鸿章说:“查俄国海线(即海底电报线)可达上海,旱线(即陆上电报线)可达恰克图,其消息灵捷极矣。即如曾纪泽由俄国电报到上海只须一日,由上海至京师现系由轮船附寄,尚须六七日到京,如遇海道不通,必以十日为期。是上海至京仅二千数百里,较之俄国至上海数万里,消息反迟十倍。”因此,他提出:“现自北洋以至南洋,调兵馈饷,在在俱关紧要,亟宜设立电报,以通气脉。”

在巨大的国防压力下,颟顸的顽固者们也识趣地沉默了,因此,津沪电报线的建设费用,得以直接从国防经费中支取,其建设一路顺畅,李鸿章也创造了重点工程建设的大清速度。

巨大“电阻”

李鸿章在4年前就触“电”了。

1877年6 月27 日,李鸿章下令修建的从天津机器局到城内总督衙门的电报线(“津衙线”)完工测试,全长16 里。这条极短的电报线,仅耗资“数百金”,但其测试当天的效

文/ 雪珥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