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李鸿章3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5.05 点击数:10
襄樊晚报

【报纸名称】襄樊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05.05

【版次】第17版(连载·电视)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爱沾个洋气

李鸿章的这个“科技迷”特质又引出了他的另外一个特征:爱沾个洋气。

晚清时代,皇家贵族爱沾个仙气,大臣清流们爱沾个清气,李鸿章不!这人眼睛向外看,做事爱沾个洋气。人家让子女学八股文,他却在家里请来美国驻天津领事馆的毕德格在家教儿子习洋文。“公子伯行(李经方)从之习英文……季皋(李经迈)朝夕与游,亦从问学。”不但孩子学,他自己也学。《李鸿章家族》里说:“(毕德格)还为他(李鸿章)用中文朗读了不下八百部英文、法文和德文的书籍,使李鸿章对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不再生疏。很难设想,当时中国还有哪一位高官像李鸿章这样,用这样的方式读了如此丰富的外国书籍!”这是大事,小事上,就连女儿孩子的喂奶问题,李鸿章也在信中这样吩咐:“乳姆既可,啜食一年后,照西法喂牛乳。”

最有意思的是李鸿章办西医医院:1878年的冬天,他的夫人突发病症,郎中说是中风,外邪入侵导致半身不遂。夫人吃了不知多少服药,病就是不见好。无奈之下,李鸿章让英国传教士马根济博士来府一试。六天中,马根济大夫采用了“手摇电机诊治法”,终于挽回了李夫人的性命。李鸿章从此开始相信西医,由兴趣竟引申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在天津建一所西医医院?他开始做天津的官僚士绅工作,甚至安排了一场由马大夫操刀的“手术秀”。当一个比拳头还大的颈部肿瘤被马大夫顺利摘除时,官绅们都啧啧称奇。在李的积极倡导下,社会人士募集了六千银两,再加上他亲自捐赠的四千两,共计一万两银子。光绪六年(1880)十一月一日,新建医院正式落成,即后来的马大夫纪念医院。《天津通志》有这样的记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规模完整的私立西医医院。

李鸿章还爱交洋朋友,有时在家里和他们高谈阔论,晚了就留下他们一同吃饭。何天爵说:“李鸿章除了身为高官,身上带有东方式的架子和仪容外,非常容易接触。任何一个外国人都可以通过他的幕僚,求见这位总督。许多人见过这位看似粗鲁的老总督,都从其身上得出了他知书达理的印象。我们的一位前州长就受到过李鸿章极其客气的接待。当时这位州长和总督、翻译相距不远。州长事后告诉美国的朋友说:‘好样的,我根本不认为这位总督是那种不开化的老顽固。’”

不同于他的同僚“怕和洋人打交道”的自卑心理,李鸿章的天津北洋通商大臣衙门就像个小联合国,中外宾客日日盈门。何天爵自己就在1879年5月28日陪同美国前总统、南北战争英雄格兰特陆军上将去天津见了李鸿章。他当时充当两人的翻译。这段李格神交的故事,让李鸿章彻底征服了美国读者的心。

据记载,格兰特卸任离职后,携妻子周游世界。1879年5月28日格兰特到达天津之日,李鸿章曾予接待,两人一见如故。李格此番会面并非寻常应酬,其时正好发生日本吞并琉球,置为冲绳县的重大事件,清政府与李鸿章于是希望格兰特劝说日本放弃前议。格兰特的调停自然毫无结果,琉球并入日本版图已是无可挽回。

据说李鸿章在会面时看到格兰特的名贵手杖后,反复赏玩,爱不释手。格兰特见此情此景,知道李鸿章的心意,就说:“中堂既然喜欢这根手杖,我本当奉送。但这根手杖是我卸任时,全国工商界赠给我的,这代表着国民的公意,我不便私自转赠。等我回国,征得大家同意后,才奉寄致赠。”李鸿章立即致谢道:“不必不必,我不过随便玩玩而已。”

1896年,李鸿章在纽约访问时,格兰特过世已经十年了。他特地探望了格兰特的遗孀朱莉娅。朱莉娅设宴款待李鸿章。朱莉娅把丈夫的手杖立于台上,向出席者讲述了丈夫与李鸿章的交往和友谊,也和盘托出这根手杖的故事。然后,朱莉娅面向大家说:“今天适逢李先生来访,故特恳问大家:诸位是否同意把这根手杖转赠给李先生?”她说罢,满堂的出席者一致鼓掌赞同。于是,朱莉娅当众双手举杖,奉赠给李鸿章。李鸿章深受感动,回国后,视同至宝,须臾不离身。

点击阅读前期连载

阅读后一期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