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发迹史39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02.01 点击数:40
襄樊晚报

【报纸名称】襄樊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2.01

【版次】第17版-连载·电视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

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

遭遇惨败

华尔是美国人,美国诺维奇大学肄业,曾受基础军事训练,后在海上及中南美洲从事冒险活动。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华尔受人怂恿来华,在清军水师炮船“孔夫子”号当大副,后在苏松太道吴煦与候选道杨坊赞助下招募外国人组成洋枪队任领队,不久具禀加入中国籍。

当时,洋枪队有五千余人,多数为洋人,小部分从当地招募。洋枪队由英国军官教练,用洋枪洋炮洋船装备,颇具实力。洋枪队始以苏松太道吴煦为督带、记名道杨坊与华尔为管带。杨坊不久改任地方职,仍随洋枪队作战,洋枪队遂加委美国人法思尔得和白齐文为副管带。洋枪队除马、步二军外,还有舰队和炮队,完全按照外国军队的建制组成,耗饷甚巨。李鸿章一直寻找裁削洋枪队的机会,希望把节省下来的饷银移给淮勇。

有一次,李鸿章和杨坊谈起各省的团练,话题自然引到洋枪队。李鸿章说:“洋枪队战无不克,靠的是火枪、火炮。自古练兵贵在精而不在滥。”

李鸿章没有把裁削洋枪队的话说出口,但话里包含着“裁削”二字。杨坊当时没有反驳,连称“高论”。

没想到第二天,华尔就递来一份欲扩大洋枪队人数、增加洋枪队饷银的呈文。李鸿章见到呈文,恍然大悟,知道洋务不是坏在洋人身上,而是坏在自己人手里。

宁波事急,李鸿章知道左宗棠的性子,不到十万火急,左季高绝不肯张嘴求人。李鸿章当即决定,遣吴煦与杨坊共同统带洋枪队去赴汤蹈火;若华尔畏惧不前,巡抚衙门正好就此奏请朝廷裁削洋枪队。

华尔不知深浅,欣然从命,其实他是想给新署抚李鸿章一个能战的印象,希望扩军成功。

太平军先在慈溪预伏下重兵,然后放出一小股人马来与洋枪队交战,诱其进入伏击圈。洋枪队不知是计,一路追打,一直跌进慈溪的埋伏圈里,周围随后便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来。双方激战三昼夜,洋枪队伤亡过半,眼见尸体增多;太平军也损失一万余众,鲜血已把土地染红。左宗棠急率部分楚勇来救,太平军只得突围。洋枪队开始收拾战场,掩埋尸体。华尔拎着指挥刀,一边巡视一边大骂道:“这个混蛋李少荃,大清国的事情,就是坏在这些人的手里!他要早同意扩充本队,本队会有这次劫难吗?”

副领队白齐文用英文说:“华大帅,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

白齐文话音刚落,一颗流弹“呼”地从远处飞来,正中华尔的脑袋。华尔一跤扑倒,再无声息。白齐文吓得脸色剧变,半天醒不过神来。

法思尔得统率二百余常胜军驻防慈溪。吴煦、杨坊回上海见到李鸿章,隐去慈溪被围一节不提,只对洋枪队如何奋勇大加宣扬,他们按着白齐文的吩咐,对李鸿章道:“华帅临终时,一再留话,让白齐文接管常胜军。白齐文作战勇猛,用兵如神,深得华尔真传。”

李鸿章为笼络洋人,上折为华尔请恤。不过是讲华尔以前作战怎样勇敢,死得又如何悲壮。照例都是官样文章,是糊弄洋人用的,没有几个中国人当真肯信。折子谈完华尔的神勇,李鸿章又向朝廷提出,因华尔留有遗言,他死后,常胜军可以交给副领队他的美国同乡白齐文接管,所以决定暂时让白齐文做领队,以为权宜。

李鸿章在折子的最后写道:“臣已督令吴煦等为改服中国冠裳,易棺收殓,葬于松江,以全其效命中朝之志。”折子拜发当日,上海政、商两界在李鸿章、薛焕二人的带领下,在通商衙门的辕门前,为华尔举行公祭,以慰驻沪各国洋人。 (完)

这里有指鹿为马、异军突起、破釜沉舟、暗渡陈仓、背水一战等一个个融入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成语典故;这里有千古一帝,有忠臣良将,有政客、阴谋家、投机者、术士,甚至有“殉夫死节”的美女,有偷情、弄权的悍妇。

刘邦的故事,是一个从乡村无赖成长为伟大帝王的传奇,是一曲回肠荡气的《大风歌》。

本报自明日起,开始连载“乌角道人”的《刘邦是怎样炼成的》。

点击阅读前期连载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