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李鸿章9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5.12 点击数:30
襄樊晚报

【报纸名称】襄樊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05.12

【版次】第17版(连载·电视)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饮恨“甲午”

19世纪80年代,中俄谈判逐渐露出了转机。清廷腾出手来,决定废除中日间曾经签订的那个关于琉球的初步协议。李鸿章表示倘若日本胆敢“藐视中国”,中国就不妨“撤防俄之劲旅,分军三道,载以轮舶,直趋长崎、横滨、神户三口”,“制其死命,或封琉球,或重议约章,皆惟我所欲为矣”,同时中国要“蓄锐扬威,待时而动,一面整理水师,购办船械,声威既壮,敌胆自寒”。

李鸿章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光是北洋水师一家,从1861年筹建到1888年成军,朝廷在海军建设一项上就花了一亿两白银,占当时年度财政的4%-10%。而日本政府从1868年到1894年,共向海军拨款9亿日元,折合成白银才6000万两,大约只有中国海军经费的60%。

但是中国准备了20多年,李鸿章花了半辈子的心血却饮恨在“甲午”。按当时西人的论点:清廷可能会输,但是没想到是一触即溃。

甲午战争的失败可以有一千个原因,其实根本的一点就一个字——“穷”。甲午战争前的世界,几乎所有的大国都在为生存进行改革。清廷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一直没有跨过财政这道坎儿。

首先是人口暴涨。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中国人口翻了一番,再多的收入最终也会被这么多人吃掉。

因为落后保守,不懂得“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中国几个世纪都以农业为主,怎能不穷。农业社会是支撑不了大规模的战争的。当时制一发克虏伯炮弹需30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农民的一年收入。这点李鸿章看得很清楚,他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板、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

清廷不会理财,又不懂得广开财源。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一直没有真正的增长。从1712年到1850年,清廷记载的法定收入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据国外学者推算,清朝后期中国的收入总额约为2.5亿两白银。作为中央政府的清廷只在这中间收到三分之一左右的款项,即使对这一部分,中央政府也只能使用其总额的40%。纵然清廷的确将这其中大部分用为军事预算,也不能与西洋和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新式财政所产生的经济力量相抗衡。

晚清时代,各国都拼命发展工商业,清廷也想。但是贫穷国家如俄国、日本以中央政府的预算来带动经济;富裕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在中央政府的预算之外还有民间的商业银行系统配合融资。晚清中央政府一项也没有,当时中国的银行体系几乎完全超不出山西票号式的汇兑银行和地方性的“钱庄”范围。国家整个停留在“中古”经济层面上。并不是李鸿章畏缩不前,他依托的就是这么一架老式机器,就只能产生这点马力,他当然只能采取战略守势。

但是有一点是对的,就是李鸿章怀有私心,想保存实力。李能在这把椅子上坐20多年,靠的就是淮军。李鸿章知道没有淮军就没有他李鸿章,李鸿章的政敌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作为最高军事统帅不会不知道自己的实力,但是他一味喊打,像个“愤青”般,甚至明知道没有实力也草率宣战。这里除了不成熟外,难道没有削弱“后党”实力的嫌疑?说得好听点儿,是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做组织上的准备,说得难听一点,借日本人的刀灭“后党”。中国这种宁予外人、不予家奴的事儿还少吗?否则为什么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这么一场错误的战争?

我们知道会有人说这是日本人早就预谋好的,根本由不得光绪。为什么人家日本人就能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的情况下成功地避免了战争?为什么战争总是在大清最不需要的时候“一拍即合”?除了无能一说,就不允许我们脑子里多一根弦?

这虽然扯到了另外一个话题,其实要说的还是民智不开,大清国根本不懂得现代外交这个缓冲武器。一有事儿,就大叫一声:“拼了”。民智不开还有一半责任在朝廷自己。清廷毕竟是满清一族,老怕汉人抢江山,甚至窝藏私心,“龙兴之地”的东北迟迟不让进人,留着被汉人推翻后当退守之地。这样,日军进入东北,当地一些“闯关东”新移民根本就没有失故乡之痛,也没有保朝廷卫国家的国民意识。甚至在金钱的驱使下,还有人半推半就地当了日军的“支前”小队长。

点击阅读前期连载

阅读后一期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