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了的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08.09 点击数:10
图书馆报

【报纸名称】图书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8.09

【版次】书评园地 A14/32版

【入库时间】20130830

【全文】

刘英团

一提李鸿章,印象里只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卖国贼”、“民族罪人”俨然就是李鸿章的代名词。但是,从1870年到 1895年的 26年,既是李鸿章主政北洋,“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 26年,也是全球格局巨变的26年,更是晚清错失战略机遇、加速进入下行曲线的26年。其间之内政外交,无论是成是败,为是为非,李鸿章都扮演了核心角色。所以,这26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李鸿章时代。

历史的耻辱不是某一个人的错,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或桎梏。王鼎杰先生的鼎力之作《李鸿章时代( 1870~1895)》,尽管只选取了李鸿章一生中的一个小“桥段”( 1870~1895),但是,这是极其重要的26年。洗去铅华,剥掉粉饰。王鼎杰先生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从尘封的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从颠倒黑白中抽剥出隐藏着的真相,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揭开李鸿章被误读的面纱。研读王鼎杰先生的《李鸿章时代》,既还李鸿章一个公道,也让我们抚摸了历史的真相。

本书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写人性,把李鸿章的怨而不怒写得入木三分;写改革与权力斗争,王鼎杰先生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但是,李鸿章既改变不了历史,也没有在宦海沉浮中迷失自我。戊戌变法失败,“一向以圆滑著称的李鸿章,这次竟在人人避‘康’字不及的环境下,冲西太后喊了一声‘臣实为康党’!”对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就该像王鼎杰先生这样辩证地分析,至少不应把历史的重责全部压于他一个人的身上。

《李鸿章时代(1870~1895)》/王鼎杰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5月/定价:46.00元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