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李鸿章(50)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6.25 点击数:20
深圳商报

【报纸名称】深圳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06.25

【版次】第C06版 (文化广场)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决定清廷对义和团和洋人的态度的更深原因是皇权

当时义和团之所以能起这么大的作用,在整个京畿一带有这么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慈禧在利用义和团来宣泄她对洋人的不满,实际上是清廷在操纵老百姓的反洋人情绪。

当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北京城内的义和团接近20万人,而八国联军的军队只有13750人。8月份进攻北京的这一万多人,有一半是日本人,四分之一是俄国人,剩下的四分之一才是英法等国家的。像这样一支拼凑起来的军队,你说它有多么强的战斗力,其实是谈不上的。而且这八个国家联军的指挥也是很混乱的,谁也不听谁的。你指挥你的,我指挥我的。那个联军司令瓦德西,其实是八国联军打下北京之后,才赶到中国的。所以整个八国联军并不是一支协调统一的部队。但就是这样一支四分五裂、矛盾重重的军队,仅仅一万多人就攻下了北京城。

当时,北京城里除了有近20万人的义和团之外,还有一支董福祥率领的上万人的大部分是西式装备的甘军。这么多人,挡不住八国联军一万多人的入侵,守不住一个高大坚固的北京城池。甚至这么多人去攻打东郊民巷的那些使馆,居然那么长的时间都攻不下来。义和团的战斗力和他的“神武”就不难想见了,即使那支甘军,也不见得有多么地骁勇善战。所以对义和团、对甘军的认识应该把握好历史的尺度。

前面讲过,从中法战争开始,清廷高层在战与和的问题上,始终是两派意见,不断变换,清政府就在这两派意见中倒来倒去,没有定见。同样,在对待义和团和洋人的问题上,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阶层也分成两派,意见始终不统一。

一派以光绪皇帝为代表,主张剿灭义和团,不要挑衅洋人。支持光绪皇帝的有大臣徐用仪、许景澄、袁昶这些人,都是多年办洋务,了解一点世界情况的,所以坚决不同意挑衅洋人,不同意和洋人开战,主张剿灭义和团。另外一派是以慈禧为代表,主张利用义和团的,支持者有端王载漪、徐桐、刚毅等这一帮王公大臣。他们说民心可用,主张利用义和团来杀灭洋人,把洋人赶出中国,他们高扬的是爱国主义旗帜。在这个问题上,慈禧和端王、徐桐他们是主战派,而光绪和徐用仪等人则是主和派。

有意思的是:甲午战争时,光绪皇帝坚决主战,而到了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他又坚决主和。一个人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为何会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因为光绪体会到,就目前中国的局面和态势,要想和洋人抗争,那是鸡蛋碰石头。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赢,还签订了《马关条约》,现在是八个西方列强,怎么可能对付得了。既然打不赢,就不要去惹人家,否则搞来搞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光绪坚决不主张支持义和团挑衅洋人,他说义和团都是没有经过训练不会打仗的人,把这些人推到战场上去,那是拿百姓的生命当儿戏。光绪的认识应该说是相当客观的,甲午战争,给了光绪极大的教育。所以在八国联军入侵的问题上,光绪和慈禧又是各执一端。

其实清廷对义和团和洋人的态度,中间不仅仅是一个主战与主和的问题,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内容,这个更深的内容就是皇权。

1900年的1月24日,慈禧宣布将端王载漪的儿子立为大阿哥,立为光绪皇帝的皇储、接班人。其实当时慈禧是想废掉光绪,把载漪的这个儿子直接推上来。慈禧的上谕颁布以后,引起了全国很多人的反对。有一个叫经元善的官员和一千多名官员联名上奏,反对慈禧立大阿哥。这件事惹恼了慈禧,下令将经元善逮捕法办。结果经元善跑到澳门去了。慈禧就认为,经元善这些人之所以敢和她对着干,肯定有洋人给他们撑腰,洋人就是想让光绪把势力做大,然后迫使她归政,把她手里的权力收回去。慈禧不愿意交权,所以她非常反感洋人干预她对整个清朝政权的控制。由此,她由甲午战争中的主和派,一下子变成了义和团运动时坚定的主战派,与光绪掉换了位置。

慈禧就究竟是支持义和团、打洋人,还是剿灭义和团、不去惹洋人的问题专门召开了御前会议。会议从1900年6月16日一直开到20日,讨论了整整4天,庙堂中就战与和的问题争论得非常激烈。

下回

预告

李鸿章策划的“东南互保”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国与国之间发生这么大的战争,这个国家内部还有一些省份可以保持中立不参与,这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