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李鸿章(43)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6.17 点击数:20
深圳商报

【报纸名称】深圳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06.17

【版次】第C07版 (文化广场·万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刘申宁 著

当时的主战主和,实际上是理与势的关系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翁同龢是支持光绪的主战派首脑,而李鸿章是代表后党的主和派头领。翁同龢是主张打仗的,打败了,你为什么不去谈判?翁同龢不肯,是因为他知道,去了就是当卖国贼,他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国家利益更重要。当时的主战、主和,实际上是理与势的关系。主战派讲的是道理,你日本太欺负人了,我中国就是要和你打,义理在我这一方,即我方是正义的;而李鸿章,他主和是讲势,我方的势力不如日本大,我们打不过他,我就得先主和,我就得退让,就得妥协,不打仗。所以,李鸿章的主和同光绪、翁同龢的主战,实际上是理和势的矛盾,其中还交织着李鸿章与翁同龢的个人恩怨。

翁家,一门四代进士,两代帝师,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是同治皇帝的师傅,翁同龢又是光绪皇帝的师傅,所以翁家的势力非常大。但在曾国藩和太平天国对抗时期,曾国藩上奏参掉了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将他流放新疆。这件事引起翁家的极大不满,据说翁同龢他们认为,给曾国藩写奏章的人,就是当时在曾国藩幕府里的李鸿章,所以翁李之间的矛盾非常深。

早在1888年,北洋水师刚刚成军时,李鸿章上奏朝廷,要求每年拨一部分经费,来维持北洋水师的运转,而且要求不断更新北洋水师的舰炮,添置新的军舰。但是1888年到1894年这六年的时间,翁同龢担任户部尚书,主管清廷的财政,一分钱也没有拨给李鸿章。所以,从1888年成军到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就再也没有拿到过钱,没有办法更新军队的装备、添置新的军舰。而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日本添置了好几条战舰,特别是“吉野”号,使航速和舰炮的火力都超过了清军。1894年,日本海军掂量着自己的力量可以对付得了清朝的北洋舰队了,所以才敢和中国军队打这场甲午战争。应该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李鸿章去日本谈判,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而主战的光绪与翁同龢,也无法摆脱清朝政府当时这样一种尴尬的处境。

李鸿章到了日本下关,和伊藤博文在春帆楼第一轮会谈结束以后,从春帆楼出来一拐弯,被一个日本浪人打了一枪,子弹从腮帮子打进去,停留在脑子里,当场倒地,整个朝服上全都是血。李鸿章在日本下关被刺的事件,震惊了世界。全世界的舆论调转过来谴责日本,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李鸿章已是七十多岁的老头,是到日本来和谈的,怎么能把使臣给杀了,太不像话了。当时日本处在一个世界舆论对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日本天皇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无条件停战。原本日本还想把停战作为一个筹码,来向清政府勒索更多权益,现在就无条件停战了。天皇还把自己的医生和护士,都派去给李鸿章看病。李鸿章坚决不在日本做手术,不让他们把脑子里的子弹取出来。

李鸿章被刺入院以后,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芳就代替其父和伊藤博文谈判。御前会议开完以后,伊藤博文召见了李经芳,他说:令尊之不幸,乃贵国之大幸!就是说,你老爹虽然倒霉挨了一枪,但是你的国家却占了大便宜,我现在无条件停战了,在这上面我不跟你再啰嗦了。之后开始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合计日本提出的条件:割让辽东,割让澎湖和台湾,另外赔款军费三亿两。赔款军费三亿两这件事,谈来谈去谈不成。最后,朝廷发电报给李鸿章一个底牌:就是割让辽东,只割让辽东半岛旅顺、大连这一个小角;台湾和澎湖可以割;赔款以两亿两为最后限度。就是说在这个范围之内,李鸿章可以签字。结果第二天的谈判,伊藤博文开门见山,直接告诉李鸿章,这个赔款的军费我让一步,让到两亿两,一步到位,从三亿两一下子降到两亿两,然后提出割让辽东和台湾。这时李鸿章开始跟伊藤博文磨来磨去,说你看我岁数都这么大了,到日本来又挨了这一枪,我回去你哪怕给我点路费呢,你减成一亿八千万两也好。伊藤博文坚决不听,他哈哈大笑,说你不必这样,你用自己的身价来为这个国家谈判,不值得,就两亿两,一个字都不许改。李鸿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仗打败了,要想在谈判桌上争回利益是非常困难的。李鸿章当时不知道,日本人掌握了很重要的筹码,就是他们破译了中国政府和李鸿章之间的电报密码。

下回

预告

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的签名与以前见到的楷体完全不一样,猛地看上去像个繁体写的严肃的“肃”字。在看到这个签名的刹那间,我的心头一热,感觉到了李鸿章当时激烈的思想斗争。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