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李鸿章(39)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6.12 点击数:20
深圳商报

【报纸名称】深圳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06.12

【版次】第C06版 (文化广场)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刘申宁 著

李鸿章成功处理了北京蚕池口教堂搬迁问题

李鸿章实施“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办的最成功的第二件事,就是他妥善处置了北京蚕池口教堂的搬迁问题,这是当时北京非常麻烦的一件事。当年康熙在世的时候,有一次生了重病,朝廷所有的御医都没有办法治好康熙的病。有人说,有一个法国传教士会治病,康熙就把他请进宫给自己看病,这个传教士用西医的办法,把康熙的病给治好了。康熙很感激,当场就赏了传教士一块地皮、一个园子,传教士就在那里建了一个教堂,里面有一个钟楼,很高,站在那个钟楼上,可以把中南海里的活动看得清清楚楚。一次,慈禧在中南海边转的时候,一抬头看见这个教堂的钟楼上有人,心里就不舒服。说我在这儿干事,他们天天看着我,这算什么!所以就要求朝廷不管谁出面,都要把这个教堂给拆了,搬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在这里建。因为这是当年康熙爷赐给法国传教士的教堂,谁也没有办法让法国人把教堂迁走,谁也不敢去办这个事。朝廷里头的大臣见了洋人都害怕,没有人敢出面处理这件事情,最后没有办法,就把这件事交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怎么办这个事呢?他没有直接去教堂交涉搬迁,而是派了当时在中国的一个传教士樊国梁作为大清特使出使梵蒂冈。这人到了梵蒂冈,见了教皇以后,递上了李鸿章给教皇的信。信中,李鸿章希望教皇派人到中国来管理中国的传教事宜,中国所有的传教事宜,都希望由梵蒂冈派员到中国来统一管理,中国和梵蒂冈教皇签订合约共同保护教民。教皇一听这件事,高兴得不得了!但李鸿章还顺便叫樊国梁捎了一句话,说有一件小事要麻烦教皇,请你与法国教会打个招呼,他们有一个传教士在中国靠近我们中南海这个地方修了一个教堂,我们希望能搬迁一下,换个地方,由我们重新给他盖。教皇说这个容易,就直接给法国教会下了指令,法国教会又给他在中国的这个教堂下了指令。李鸿章在上面搞定了,在中国的这个教堂也没办法不同意,只好答应搬迁。

李鸿章就找人在西边菜园子划了一块地,给他建了一个新教堂,然后搬过去,把老教堂拆掉。这是李鸿章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办得很高明的一件事,这事交给当时朝野内外其他任何一个大臣,谁都做不到这么完满。李鸿章技高一筹,知道直接去和教堂打交道肯定打不赢,他通过教皇,通过疏通法国教会把事情搞定,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搬迁。所以慈禧那个时候,对李鸿章非常欣赏。她感觉中国和洋人打交道遇到的所有麻烦事,只有李鸿章能疏通能办,其他人都办不了。

李鸿章在实行“以夷制夷”外交方针的时候,虽然手法娴熟,在对付洋人的问题上游刃有余,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就在于李鸿章他说了不算。因为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不是外交部长。中国外交部那个时候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清政府的王公大臣负责,而总理衙门的大臣也不能说了算,还要呈报军机处,让军机大臣来定。所以李鸿章在所有涉外的事上只是个具体办事员,而不是拍板敲定的人。李鸿章上面有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上面还有军机处,还有朝廷、皇帝、慈禧太后,所以李鸿章在对外事情上遇到分歧和麻烦时,就不敢作主了,他得事事请示,逐级上报。所以在实行以夷制夷的方针时,他就显得缩手缩脚,甩不开手脚,没有办法去大刀阔斧地实行他的想法。

另外,当时国际环境非常复杂,变幻多端。有时候李鸿章想拉个列强来对付其他对手时,这个列强就会有要求,你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就什么都搞不定。比如说当时日本侵占琉球,中国政府很想把德国以及欧洲各个国家都拉来主持公道,让日本退出琉球。但是,当时欧洲各国正由于中国内地的厘金问题争扰不休,因为洋人的货物进到中国境内,要交很高的关税;而进入中国境内之后,沿途还要收很高的厘金,这样关税、厘金加起来就影响了洋人货物在中国的销售。所以各国商人都想迫使中国政府在厘金问题上做出让步,要免掉厘金。说我只给你交一次海关税,沿途不要再收厘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各国政府在与中国合作干涉日本侵占琉球的问题就一直谈不拢。更何况俄国当时还占着中国伊犁,和中国正发生着争执,所以俄国也不答应李鸿章的要求,欧洲各国也不愿意站出来帮助中国说话,让日本退出琉球。日本就把琉球吞并了。李鸿章想“以夷制夷”,但是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李鸿章的办法就失灵了。

下集预告

李鸿章“以夷制夷”的策略,实行起来困难非常大。特别是清流派,经常拿这些事唱高调抨击李鸿章。李鸿章当时有个解释,说洋人办事“论势不论理”。他把兵舰开到中国的海口,用大兵压境来对付你,我用笔舌和他争,哪里争得过他?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