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李鸿章(57)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7.03 点击数:10
深圳商报

【报纸名称】深圳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07.03

【版次】第C05版 (文化广场)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我看李鸿章

刘申宁 著

李鸿章认为自己是一个为清王朝这所行将倒塌的房子作最后修补的“裱糊匠”

我们今天对爱国和卖国的分析,有一个基本标准:谁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谁就是卖国,自然就要承担责任。这是不容置疑的。李鸿章在这个问题上虽然不是他说了算,但是那个腐败、没落的大清王朝的掌权者,本身就是一个腐败的人,一个昏聩的人,一个卖国的人,你忠于他,所以你只能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也许这是生于封建王朝末世的李鸿章的悲哀。

李鸿章的历史命运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把李鸿章从那个时代拉出来去评价他。如果让李鸿章脱离那个时代,我们对李鸿章做的任何评价,都将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李鸿章做了大量事情,还有很多抱负没有实现,可以充分理解李鸿章有很多的委屈,充分去了解那个时代、那个背景和李鸿章这个人,但是在爱国与卖国这个概念的区分和认识上,我认为最终也不能把这顶卖国贼的帽子给他彻底拿掉,说他是一个爱国的人。

虽然《马关条约》签字之前,李鸿章挨了一枪,要不是他挨这一枪,停战协议的签订,还不知要麻烦多长时间。所以李鸿章是等于用他流的血把停战的问题解决了,给国家解决了一个很大麻烦。不然的话,谈判很麻烦,日本过不了多久就会打到北京。

之前,在最后解决甲午战争谈判时,李鸿章要拉着翁同■一起去,翁同■不去,他认为个人的名声要比这个国家值钱多了,坚决不去签这个字。李鸿章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去了。他忠于朝廷,虽然朝廷不值得他这样,但作为李鸿章没有办法,他别无选择。

因为李鸿章不是一个摧毁旧制度和旧体制的革命家,他是忠于封建王朝的股肱大臣。他和孙中山是不能比的。用他自己晚年的话来讲,他是一个“裱糊匠”,一个为清王朝这所行将倒塌的房子作最后修补的“裱糊匠”。拿一些纸对已破败的房子装裱一下,看着很光鲜,实际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所做的一切事情,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这个社会、国家的命运。所以我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只能在这个层面上去认识。

另外,李鸿章这个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非常强,在学术、文化这些方面却很弱。李鸿章一辈子没有做过考官,没有自己的门生,不像翁同■门生遍天下,所以很多人说李鸿章不学无术。李鸿章自己也感到,在他这一生当中,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做过考官。

在李鸿章一生办的这么多事情里,有一个特点是很典型的,就是重义气。在用人方面,他用亲信,重义气,有时甚至到了不讲原则的地步。一些和他亲近的人,马上就得到重用。甚至有人得出了经验,说你去见中堂,只要他骂你,你就快升官了。他对你开始指责的时候,就说明他和你的关系很亲近。他对于亲近的人,自己指责是可以的,在对外时那是千方百计地袒护。剿捻期间,有一个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他气走鲍超。鲍超是湘军中很能打仗的一员干将。在湖北伊泷河之战中,刘铭传与鲍超约好同时进攻,但刘铭传邀功心切,提前进兵,结果被捻军包围。激战中,鲍超赶到,救了刘铭传。事后,李鸿章却上奏折说因鲍超迟到,导致刘铭传受了损失。一下子把鲍超气走了,后来朝廷再去请鲍超出山,他说什么也不出来,就是因为李鸿章袒护了刘铭传。

还有,当年李鸿章在处理北洋舰队的顾问、英国海军官员琅威理与右翼总兵刘步蟾之间的矛盾上,也是一味地偏袒、支持刘步蟾,琅威理一气之下,辞职回英国去了。我想,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时,如果琅威理还在北洋舰队,也许要比当时的汉纳根起的作用大得多。当时,丁汝昌受伤以后整个舰队没有人指挥,琅威理如果在战场上,他就可以取代丁汝昌指挥这场海战,就不至于群龙无首打得这么糟糕了。

所以,把琅威理气走这件事,李鸿章事后也觉得有点理亏,有点对不起琅威理。后来1896年他去欧美访问的时候,到了英国他专程去拜访琅威理,邀请琅威理再到中国来,为中国的海军做事。琅威理说,岁数大了,不去了。所以李鸿章在任用亲信这件事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李鸿章不但用亲信,还用了很多他自己的亲戚。像主办天津军械所的张士珩就是他妹妹的孩子,是他的外甥。此人在管理军械所期间有贪污行为,很多人都指出了这一点,但李鸿章仍然包庇,一次次上奏折,替他外甥说好话。

李鸿章的讲义气、用亲信,造成了一个很严重后果:随着他的官越做越大,他办的事情也越来越大,但是他用的人却越来越“小”。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掌握了李鸿章喜欢用亲信的特点,就刻意去亲近他,以求做官,最后正是这些小人害苦了李鸿章。所以,在用人问题上,特别是在官居高位的情况下,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慎重的事情。而李鸿章在这个问题上,却难以逃脱那个时代和体制带给他的弊端,没能超越他的时代。

下回

预告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旭麓先生在评价李鸿章的时候说:李鸿章一生所有的事业都可以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有接受俄国人贿赂这件事,将永远是一个擦不干净的历史污点。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