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刀锋下的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01.14 点击数:10
社科新书目

【报纸名称】社科新书目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1.14

【版次】第C05版(书里书外)

【入库时间】20130130

【全文】

□本报记者刘倩辰

提及李鸿章,几乎无人不晓。他不仅是一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受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不少人为其写书立传,东方出版社推出的《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董丛林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他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于为何想写这样一部作品,董丛林说本书属“学术读物”门类,而不是文学作品,写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研究的过程。他主要研究晚清历史,“湘、淮派系”是所涉重点领域之一。李鸿章是“淮系”的开创者和首席领袖,在那段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涉军政事体很多,而外交为其中重要方面之一,也是通常最受诟病、最为“敏感”的一个方面。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李鸿章办理外交基调上自难免妥协、屈辱,但他又有着较为凸显的近代外交意识,实践上也不无一定抗争努力和忍辱负重的担当。董丛林说,日常的“职业性”(教学、科研)积累,与写作中再有的放矢地查考补充,这样“平时”与“临时”两相结合,不但不矛盾、冲突,而且达到一种“自然平衡”。亦教亦研,亦说亦写,皆职内之事,也是他的兴趣所在。

董丛林认为李鸿章作为晚清要员,以办“洋务”最为凸显,这中间不乏“趋新”与“务实”的表现。他不封闭,能放眼看世界,不但有自己在中西比较视野下的反思,有学习和借鉴西方长技和其他某些先进文化事项的心志,而且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努力付诸实践,为此不避攻讦和嫌怨,在异常窘困艰难的条件下,能“公忠”于朝,尽职做事。李鸿章的这些品质是能给我们后人一定启示和资鉴的。

谈及写作理想,董丛林认为一切随缘,“不过意境和想法还是有的。”学术著述,其实也有一个呈现和传达问题。在不失起码学术内涵和形式规范的同时,尽可能讲点文采,活泼灵动,以扩大受众面,便是他的追求之一。他觉得“学术”精义,“神”更重于“形”,那种形似“规范”而内容上实无多少学术新意,语言又枯涩难读的篇什难为上品。而有些大家的“通俗”之作,实实在在,深入浅出,学人受益,大众可阅,起码在学术传达的社会效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只是不易学到手而已。对于董丛林自身而言,坚持做“常规”学术的同时,也不排斥写有起码学术含量而读者面又可拓广些的东西,本书便是一个例子。至于写作坚持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择宜而取,尽力而为。

面对愈发快餐化的阅读环境,读者的选择更加多元的同时也更加复杂。董丛林相信读者的审鉴能力和阅读水平在不断提高,若就大众层面而言,只能原则地说,最好能切实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所在,有主见、有目的地采择试读,读思结合,对认定精良之书,不妨尤多用心、着力。至于他自己的阅读,基本是“职业性”的,本专业书籍自为重点,但也并非只拘泥于“小学科”,宽领域、跨学科阅读也是必要的。就他的藏书而言,起码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非专业”的,属文学和其他相关学科者。“正规”读书之外,消遣性地“随便翻翻”也是他的一种日常习惯,这不失为积累知识和激发思想火花的途径之一。17800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