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李鸿章 (1)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4.14 点击数:30
辽沈晚报铁岭版

【报纸名称】辽沈晚报铁岭版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04.14

【版次】第A08版 (人文阅读)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鸿章者,一江淮儒生也,十年修成封疆大吏之身。朝廷倚为“中流砥柱”,西人奉为“当世三杰”,日人称之“世界五伟人之三”。可谓八面威风,十分成功。然,组成李鸿章之成分终究和他人无甚两样,为:一分痞气,二分底子,三分运气,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热忱,七分悟性,八分应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

鸿章者,一汉员是也。二十年为满清朝廷办外交,成了“国人皆曰可杀,万口一词”,成了“杨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其实这个“杀”,那个“奸”的,李鸿章还不配享用。因为晚清走到这一步,整个国家都在患十种病:一曰惰性,二曰愚昧,三曰封闭,四曰固执,五曰败俗,六曰迟钝,七曰自大,八曰锁国,九曰落后,十曰贫穷。

骂也好,赞也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本没有什么“大奸”、“大忠”之说。大多是三七开、四六开的“中间人物”。后人的“大奸”、“大忠”观,其实是诸多因素影响的产物:一曰:史官不直笔。往往将个人的好恶掺了进去。张三已经不是那个张三,李四也不是那个李四了。二曰:文学性的添油加醋。经过演义的历史人物都是假人物,《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半个神仙,最后蜀国还不是第一个灭亡?三曰:教科书式的“简约历史”。真实的历史人物往往由无数个细节构成,但是教科书那种黑白分明的定论,虽然应付了考试,却难免会流于武断,害人不浅。四曰:人的好恶不是永恒的,今天对的,明天可能是错的。拿一时一地的标准去套几千年的历史,一定可笑。所以说到底,“大奸”、“大忠”之说都是书本闯的祸。

给李鸿章画素描就不能简单地套“大奸”、“大忠”。这张素描一定是写实风格的,我们给你的只会是李鸿章的几个角度,几个细节,几笔速写。结论由你自己得出。

首先从外形上来观察李鸿章:

李鸿章身高至少是一米八三。何以见得?西人书上大多说他“6英尺以上”。 6英尺换算为米是1.8288米。有人还说他“6.4英尺”,一米九五!这有点不可能。

纵观李鸿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青壮年时带有五分江淮“武气”,人到中年微显三分劳累状,60岁后有点发福。晚年为多颗右牙掉落所困,面颊呈左满右陷状。而且他老年喜戴老花眼镜,可能和青壮年时用眼过度有关(此公年轻时是个职业写奏折的秘书型人才)。生命的最后六年,左颊眼睛下方一寸处又添大日本帝国的浪人所赠之“礼物”——一处枪伤的疤痕。疤痕略出,因为子弹尚遗留在皮下。枪击后,他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云中鹤”腰也弯了,气也泄了,眉骨也突出了,眼袋也大了,头发稀疏了,胡子全白了。壮士暮年,人比黄花瘦。

一米八三的个子,站在国际舞台上给清国人的形象加分不少。观察当时的西人漫画,中国人普遍被画得高一些,日本人大多“倭”点。这其中难道没有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的李鸿章的功劳?

( 《绝版李鸿章》张社生/著2008年12月版文汇出版社)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