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李鸿章(17)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5.12 点击数:20
辽沈晚报铁岭版

【报纸名称】辽沈晚报铁岭版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05.12

【版次】第A11版 (人文阅读)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带着“宝物之岛”、“礼仪之邦”、“倭寇海盗”的固定印象,当日本于1870年突然找到李鸿章的天津北洋通商大臣衙门,要和“西洋列国”享受“同等待遇”时,据说总理衙门的一些大臣都在暗自发笑。这个时候,唯独李鸿章对日本怀有三分敬意。他认为日本目前的情况是中国所不及的:“日本从前不知炮法,国日以弱,自其国之君臣卑礼下人,求得英法秘巧,枪炮轮船渐能制用,遂日、英、法相为雄长。 ”

1871年,李鸿章48岁了。从政履历表完整,“工农兵学商”均沾过,已经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而且是封疆大吏之首的直隶总督,又兼着北洋通商大臣的职务。一年中在保定和天津之间来回地跑。他上有老师曾国藩护着,下有朝廷“野战军”的淮军弟兄拥戴,内为“两宫”倚重,外引恭亲王为同志。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如今的李鸿章已经脱胎换骨成了“洋务领袖”了。这一切都要从他到大上海的那年开始。李鸿章1862年率淮军到达上海,亲眼目睹了“常胜军”的“落地开花炸弹”的威力,他视之为“神技”,曾写信给曾国藩哀叹道,“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从赞誉“神技”,李鸿章开始了对旧式传统的批判。 1864年,他给恭亲王奕和文祥的折子里第一次谈到了他琢磨多日的想法:“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而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用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固无如之何也。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

历史学家蒋廷黻对这段话评价很高,他说:“这封信是中国19世纪最大的政治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再三诵读。第一,李鸿章认定我国到了19世纪,惟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然后能生存。第二,李鸿章在同治三年已经看清中国与日本,孰强孰弱,要看哪一国变得快。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世界的、历史的意义,他一下就看清了,并且大声疾呼地要当时的人猛醒与努力。第三,李鸿章认定改革要从培养人才下手,所以他要改革前清的科举制度。不但此也,他简直要改革士大夫的人生观。他要士大夫放弃章句小楷之积习,而把科学工程悬为终身宝贵的鹄的。因为李鸿章认识时代最清楚,所以他成了同治、光绪年间自强运动的中心人物。 ”

(摘自《绝版李鸿章》 张社生/著)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