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里的李鸿章故居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8.08 点击数:20
京江晚报

【报纸名称】京江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0.08.08

【版次】第012版 (江花)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 煮酒论史

回乡探亲,返程路过合肥,换乘列车有几个小时的空当,便想到合肥市区看看,不由想起了当地的大名人、有“李合肥”之称的李鸿章,正好地图上隆重推介他的故居,向卖地图的老太问过路线后,坐公交在逍遥津下车,在街巷里转了一会,就在当地颇有名的淮河路步行街找到了这处老宅子。

由于时间尚早,故居还未开门,在四周转了转,很诧异于水泥森林之中的这处老宅是怎么逃过“文革”浩劫和近些年的城市改造的?还有,当初号称“李府半条街”的李鸿章家族建筑,何以只剩区区几进房屋,全然不见了当初的恢宏气势?好在这两个疑惑都在随后的参观中得到了答案,原来,李氏故居曾被作为银行职工宿舍,从而得以幸免,现在保存和开放的故居,其实不及原来的十二分之一。即便这幸存的一部分,因为主人身份的特殊,在保与拆的问题上,也是几经周折,直到1999年才正式对外开放。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故居会是什么模样,他在故乡人的眼里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这恐怕是每一位来故居参观的游客急切想了解的。其实,粉墙黛瓦、雕梁画栋的李氏故居与我们在别处见到的一些名人故居布局毫无两样,依次为门厅、过厅、中厅、走马楼(俗称“小姐楼”),原来还有后花园,可惜现已不存。让人诧异的是,这位周游列国、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其故居中规中矩,除了小姐楼上的一张绣床(据说是他的幼女也即作家张爱玲祖母的旧物)的几面西洋镜外,看不到一点近代的影子,与洋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却能够墨守成规,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李鸿章那一代封建士大夫的保守,也不难猜想出他在近代化的滚滚浪潮与晚清腐朽政局的撞击中表露出来的种种局限性。

最早为李鸿章作传的梁启超就对他有过中肯而经典的评价:吾敬中堂之才,惜中堂之识,悲中堂之命。这样看来,故居展出的李鸿章生平陈列,特地罗列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创建的数十个第一,其义无非是标榜李鸿章不仅是晚清“柱石重臣”,更是“中国对外开放第一人”,恐怕李氏受之有愧。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向来是相当复杂的,甚至存在几份吊诡之处。李鸿章死后,清政府对其竭尽褒扬,但这并没有让他逃脱卖国贼的骂名,这自然与他代表清政府,先后签订了30多个卖国条约,包括人所熟知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有关。“文革”中,他的坟墓被刨开,陈尸荒郊,备受凌辱。即便在前些年,央视播出专题片《复兴之路》时,据说有关李鸿章的解说词曾反复斟酌、推敲,中间11次易稿之多,可见,要想洗却李氏骂名,殊为不易。倒是李鸿章有自知之明,他在临死时曾经赋诗一首,其中有“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之句,似乎对自己死后的遭际有几分预感。

然而世事难料,谁曾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年来不断有人为李鸿章翻案,有网友甚至戏称他为“背黑锅冠军”,认为他不过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代表人物而已,不幸生于清王朝没落的时代,无力回天。昔日人人唾弃的李鸿章,转眼间从“民族罪人”摇身成了近代化“进步功臣”,他的故居也成了当地有名的景点,就在笔者参观的过程中,操着不同方言的游客一拨一拨涌来,从他们的脸上已经丝毫看不到鄙夷和唾弃的神色,倒是导游小姐不无幽默的解说,引起他们对李氏家族传闻逸事的浓厚兴趣,不时向导游小姐打听,期待能有更多的收获。

走出故居,骄阳似火,高悬的横匾和写有“李府”字样的柱形红灯笼下,几个小孩正骑在威猛的石狮上,嬉戏打闹,中堂大人泉下有知,不知该作如何感想。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