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晚清有个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05.17 点击数:20
江淮时报

【报纸名称】江淮时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5.17

【版次】第04版(副刊)

【入库时间】20130530

【全文】

最容易忽视的是身边的风景,隔三差五路过步行街的李府,第一次进去却是陪外省来的客人。李府以旧宅拆料复建新居,院落不大但修旧如旧自有沉稳的气度,以至于我在院中树下透过四方廊沿看青天,回味伴着老照片的李鸿章生平片段,完全忘记一墙之隔就是喧嚣的步行街。

虽然只看了简略的介绍,却已感觉到强烈震撼。我希望更多了解这位同乡的晚清重臣,就找来赵焰的《晚清有个李鸿章》,安徽人写安徽人,心态平和文字练达,虽篇幅不长已全面详实,很合我意。

写这种大人物的传记其实是个力气活,整本书一个人,正贯穿晚清剧变的几十年,从江淮读书到北京科考,从淮军统领到湘军幕僚,从平定南京到再次北上,从接受日本首相到去日本求和,从周游列国备受礼遇到与八国联合谈判签北京条约……李鸿章的一生,丰富到让人眼花缭乱,随便一个章节,一个段落,甚至某一句话,单独挑出来,都能够独立成书,做为研究课题镇在学者案头。知识储备少了根本扛不住。

读书是与作者的隔空对话,与书中人的脚步跟随。所以读这本书也成了力气活。读到极其精到段落和点评,让人恨不能隔空伸手拍拍作者的肩膀赞一声好;读罢全篇,到底是信息量太大,发现作者也偶尔露怯,又忍不住为他小小可惜一下。

书中的历史事件,以前多半有所了解,以大人物的一生串连起来,又是全新视角。书中对历史事件中人性的分析,对国民性的解剖,却是再熟悉不过的。因为彻骨熟悉,更觉得彻骨寒凉。

最扼腕是中日国力的前后反差。1885年,李鸿章首次接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倨傲的目光俯视,而年轻首相以晚生的姿态,毕恭毕敬向李也向李身后的庞大国家谦虚讨教。十年后,李鸿章去日本见伊藤博文,为中国战败签下屈辱的条约。这十年,日本如一块干燥的海绵饱吸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全民捐钱捐物建海军,中国则挪用数年海军军费建老太后的花园子,战争结局不言而喻。李推动洋务运动二十年,费尽心力,倒不如日本十年磨一剑,从政治改革做起,磨刀不误砍柴功,一飞冲天。当年的李鸿章看到了几千年的思维积淀已成拖累,可惜他无力警醒国人与政府。书中点评李进行的洋务运动,“是一种精明,一种权衡得失的判断,而不是审时度事的智慧。 ”梁启超当年说“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 ”国家舵手尚且如此,更何况浑浑噩噩的众生。国力的高下,其实在于制度与民众的良性循环,缺一不可。

最愕然是自上而下的无知与排外。知道当年是国门才开,国民还没有正眼看世界,可仍然被书中从帝王将相到百姓的愚昧和自大给惊到了。落后并不必然挨打,落后又自大,自大还挑衅,才是当年挨打的根源。义和团极度排外,滥杀用了洋货信了洋教的民众,得到官府纵容,就真以为自己替天行道刀枪不入,唱着戏念着经举着各种道具破解洋人的枪炮去了。稀奇的是朝廷官员居然信了,更稀奇的是西太后居然打算利用他们对付洋人了。结果不说也罢。李鸿章洋务运动二十年,最大的精力用于对付各方阻力和压力。姜文的《让子弹飞》里,鹅城县长乘着新式火车高歌猛进,镜头一摇,几匹大马拉的车!当时为姜导的创意爆笑。当看到洋务运动铁路通车后,由于全国上下恐惧、迷信,火车头被马匹代替,才知道如此荒谬的事,居然真的发生。李鸿章当年可曾无数次叹息:苍天大地呀,吾国吾民!

最伤感是人性的泯灭。开篇就试图探索的大人物的内心世界,直到篇末依然是个谜。进入专制体制是一个隐藏人性的过程,时间越久段位越高越机械化,高到李鸿章的地步,已经完全成为体制的一部分。所谓人情练达,所谓世事洞明,所有表现都是为了表现而表现。做得最好的也是沦丧的最彻底的,这是多么奇怪的悖论。虽然李鸿章本身就是一个太矛盾的人物,但他是那个朝代读书人的楷模和方向。也许在那个矛盾丛生的年代每个人都身不由已地变形,国家机器辗过每一个读书人,有幸或者说不幸被辗粘在车轮上的就成了官僚,又自觉变成车轮转运的组成部分。 “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建立在苍白的精神上的。 ”仅仅是一只零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决定了李鸿章劳碌终生,不过是个没有思想的“糊裱匠”。

李鸿章的一生,平步青云,荣华享尽。对个人他每一步都踏的精准,对朝廷每项事务都做到可能限度内的最好。上天许给他所有荣华,却让他眼睁睁看着大厦倒下,所有努力都变徒劳。

没有制度配合,没有国民觉悟,一个人能力再大权位再高,又能怎样?秋风宝剑孤臣泪,最繁华时最悲凉。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