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夹缝中的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9.25 点击数:10
检察日报

【报纸名称】检察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09.25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历史夹缝中的李鸿章 柳已青

在晚清帝国的斜阳中,有一个横亘在近代史中的背影,褒贬不一,难以定论,这就是李鸿章。1901年,李鸿章在清帝国大厦将倾的前夕去世。《绝版李鸿???》(张社生著,文汇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呈现的出殡和祭葬的珍贵照片,来自西洋老报刊,其葬礼极其荣耀。 

《剑桥晚清史》这样评价李鸿章:“从1870年随着李鸿章成为北洋通商大臣以来,自强新政的领导权就被这个强有力的人物所掌握。”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李鸿章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大器晚成,他的为官之道在于“拼”,“拼命做官”,又精于自保,能够在各种势力之中找到最大公约数。1896年,他74岁出访欧美8国时,带着棺材满世界跑,是个能干事的“主”。《纽约时报》日夜跟踪李鸿章的行迹,天天见报,这是世界级明星的待遇。李鸿章擅长外交,在庚子年发挥得淋漓尽致。义和团运动爆发之时,他先是东南协保,然后拒绝了英国政府主张他拥兵自立的建议,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他才从上海动身北上,收拾烂摊子。李鸿章因外交才能,获得巨大的政治利益,被清廷倚为“中流砥柱”,西人奉为“当代三杰”之一,赢得西方世界的尊重;可是,他也因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在生前死后,被国人视为“卖国贼”———李二先生是汉奸,“国人皆欲杀”。 

李鸿章不是他的老师曾国藩那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物,他抓住了机遇,在对太平军的作战中崛起。李鸿章创建淮军,节节取胜;他创建了北洋海军,却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他也不是张之洞那样的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决策者,他是洋务运动的实施者,成效最著的改革先锋,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办译学机构,官派幼童赴美留学,设立电报局,李鸿章无意中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多个第一。李鸿章是愿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大臣,生存在历史的夹缝中,他洞察了晚清帝国的运作机制,在西学与中学,洋务与维新,战争与和谈之间长袖善舞。李鸿章一生都在努力造时势,一生又都在被时势所摆布,并因之而一生都与晚清的国运相系连。李鸿章所为,无异于修补晚清帝国大厦的缝隙和漏洞,不论他如何修补,都无法阻止大厦之将倾的历史命运。 

《绝版李鸿章》通过当年西洋人和东洋人报刊的视角,观察晚清风云和李鸿章浮沉,可以称之为一本李鸿章画传,李鸿章的事功和老大帝国的衰落紧密相连。作者张社生多年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到千余幅封存了100多年有关晚清的陈年老照片和铜版画,这些“绝版的史料”价值自不待言,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李鸿章和他所处的时代。 

《绝版李鸿章》辅以电报、日本浮世绘作品、英文报刊的漫画,披露了马关条约谈判的内幕和细节。“日方早侦破中方密码,知道光绪帝的赔款底线,而这个李鸿章还在这里一分一分地为主子争。”李鸿章被小三丰太郎打了一枪,血染黄马褂,李鸿章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李鸿章这一枪没有白挨,一枪换回一万万两白银。伊藤博文气恼地说:“一枪等于打掉日本一个师!”李鸿章“血染的风采”,被欧美报纸大肆报道。以至于次年李鸿章访美时,有50万人欢迎他。《纽约时报》从李鸿章黄马褂被剥去,到失而复得,有长篇累牍的报道。美国的公众连李鸿章的饮食也关注,报纸不厌其烦地和盘托出,“李鸿章杂碎汤”风行一时。李鸿章的风光,和一个时代的悲凉晚景结合在一起,思之怅然。 

,历史细节中的李鸿章,外国人拍摄的李鸿章写真,西洋报纸中夸张的李鸿章漫画,构成了这本《绝版李鸿章》。梁启超曾经说过: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岂止晚清四十年,李鸿章的身后遭遇历史的炎凉和吊诡。上世纪大跃进年代,为兴办钢铁厂,李鸿章的墓被掘,“李鸿章穿着黄马褂的遗体保存完好。狂热的人们用绳子拴着遗体,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50年后,李鸿章享堂和墓地被重金打造,旅游热了,家乡人还指望李鸿章致富呢。 

《绝版李鸿章》,一书难尽李鸿章!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