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糊匠”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7.29 点击数:30
华兴时报

【报纸名称】华兴时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0.07.29

【版次】第10版 (史海新报)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向继东 在晚清权臣中,当属李鸿章最有洞察力。正是他深切地意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进行竞争,此乃中国 “数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才有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现代电信、交通、航运、军备等产业,大多始于李氏之手。但是,主流意识几十年来对李鸿章的评价是欠公允的。历史教科书中的“标准说词”,并非真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谁都知道,弱国无外交。在慈禧把持下的清帝国是怎样的一副烂摊子,大家都略知一二。当时李鸿章集总理大臣等要职于一身,面对列强的要挟,也绝非以前所说的那样,处处以“卖国求荣”。1896年,74岁的李鸿章出访欧美,9月2日在美国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就最能体现其大国权臣的不卑不亢的人格姿态。李鸿章对清国媒体的批评,至今读来,耐人寻味!当然,这里说“清国报纸”的事,也不排除李鸿章在美国人面前作秀,故意说些让他们高兴的话。其实他自己就是 “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的人,对言论自由实行严厉的高压政策。他曾严令追查“刊布流言”的康有为与梁启超。也许,这就是身在中国官场的李鸿章的两面性吧。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中说李鸿章办了许多错事,亲手签订好些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招来骂名。历史地客观地看李鸿章所办的错事,有些的确情有可原,因为一则他是奉命办事,二则清国是弱国,在强敌面前,他李鸿章再想硬也硬不起来。但对李鸿章人品上的缺陷,则没有必要为他辩护。 李鸿章以淮军发迹,很快便跻身督抚高位。他的后半生执掌国家外交洋务大权凡三十余年,在为国家办事的同时,也为自己聚敛了巨大的财富。《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中有一则评点文字,题目就叫《李鸿章贪财》。李鸿章也确实喜欢钱。出访美国时与美国退休将军威尔逊见面就问:“在美国你很富吗?”接着转而又问现任将军卢杰“很富吗”,由此也可见“钱”在李鸿章心中的位置。据俄国沙皇冬宫档案记载,1896年李鸿章签订“中俄铁路条约”后,就陆续从道胜银行获得了沙俄给予的“回扣”300万卢布!至于他从北洋舰队的军需采购中捞了多少,只有等历史研究专家去考证了。 李鸿章曾反躬自问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