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难定论的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07.12.15 点击数:10
大江晚报

【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7.12.15

【版次】第A17版(文学)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艺廊客厅

■老秋

赵焰的新著《晚清有个李鸿章》是部评传式的作品,不厚,但李鸿章一生的几个重要时刻,如邂逅曾国藩、组建淮军、掀起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无一遗漏。在史料大体相似的情况下,评传与普通传记的最大区别,当在一个“评”字上面。这一本书对李鸿章的点评,选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作者总是试着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设想将自己置身于当时复杂的背景下,以此推及李鸿章的心境。由此,这一至今难以定论的人物,其之所以显得复杂的缘由,我们便能略知一二了。

李鸿章是有宏图大志的人,20岁进京时曾作十首《入都》诗,有“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之类的诗句。这个人精于算计,又能委曲求全,在官场内外都能混得开,和读书太多的曾国藩完全不同,所以同是和洋人打交道,后者吃了大亏,而李鸿章靠着擅长的“痞子腔”得以周旋其间。“洋务运动”时他要修铁路,阻力重重,老李脑筋一转,给慈禧太后先修了一条小型铁路供其玩乐,老太太一高兴,修铁路的事遂畅通无阻。

就是这么一种性格,让李鸿章在晚清扮演了“补锅匠”的角色。对抗太平天国、为湘军做后援时如此,搞“洋务运动”时办留学、组建北洋水师时如此,甲午战争后与日本人谈判时也是如此。前半生他以此平步青云,而后半生则受此拖累,屡遭羞辱。

写到“洋务运动”一段时,作者感叹道:“李鸿章几乎是用尽所有的气力撬动着庞大笨重的朝廷在向前滑行。”此人的无奈与辛苦,跃然纸上,其中也流露一点悲壮的勇气。但在筹建水师过程中,他的寡知使自己上了英国人的大当,买来的军舰都成了废铁,便昭示了他和整个帝国的困兽之态,注定要遭逢何等结局。

时局和个人抱负之间的巨大矛盾,导致了李鸿章悲剧性的一生。书中对他在甲午战争中处境的描写最让人感叹。背负压力的李鸿章诸事不顺,亲信不肯参战、城池接连失守、苦心经营的水师旦夕之间全军覆没……大连陷落时他焦头烂额,一天之内连发16封电报,而在北京,慈禧太后为了她的六十大寿正折腾得昏天黑地。战后,他左躲右闪不肯前去谈判,在几方催逼下才勉强成行,受够了日本的气后,在《马关条约》上签了字,名声和家底全没了。作者是以同情的眼光来审视李鸿章此时遭遇的,他援引当年恭亲王给皇帝的奏折为这一章做了终结:“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故。”

当年李鸿章的谈判对手是伊藤博文。同是国家的改革中坚,两人命运完全不同。书中专辟一章对他们做了比较,除中日国情不同外,李鸿章本人的局限也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梁启超就曾说过,李鸿章“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在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局限下,此人虽有壮志,却只能做个“补锅匠”,以致连盖棺尚难定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