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李鸿章(27)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5.26 点击数:20
深圳商报

【报纸名称】深圳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05.26

【版次】第C04版 (万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筹备海防折”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加强海军建设

刘秉璋当时给他的老师李鸿章写了一封信,说你为什么要搞海防,搞成了对你也没什么好处,搞不成呢,则有损你的威望。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明哲保身观念。所以刘秉璋认为做这个事没有什么意思,主张不要干。李鸿章不这么认为。李鸿章给刘秉璋回信说得非常清楚,他说我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国家今后发展的长久大计,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今天即便没有做成,但过多少年以后,后来的人还要上我这儿来取法,还要按我的办法办。李鸿章当时非常自信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批评了刘秉璋。

我们今天读着这些李鸿章和刘秉璋之间的往来信函,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李鸿章当年胸中所怀有的那种强烈愿望,那种迫切想加强国家海防的想法。李鸿章上奏的这个“筹办海防折”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求将西征之饷用作海防建设。当时左宗棠正在西征,朝廷支持左宗棠打阿古伯,要把新疆拿下来,每年拨大量的西征款。李鸿章主张暂停西征,把钱集中起来,先用来建设东边的海防,西征的事可以暂时缓一缓。

第二,裁撤绿营。绿营已经不行了,打太平天国的时候,绿营就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现在应该把绿营裁掉,建立新式军队,练就一支能打仗的、国家能靠得住的新式军队。

第三,主张朝廷设立一个海军衙门,主管海防事宜,所有海防方面的事情都由海军衙门来管理。海军衙门不仅要建设海军,而且要管海防方面所有的事情,包括军事工业、沿海炮台的设置等,都由这个海军衙门统管。

第四,李鸿章提出要开矿山,修铁路,建邮电。要推动国家近代化建设,使国家早一点富强,光靠土地上的地丁钱是很有限的。因而必须要开矿山,从矿山的开采中获得大量钱财,来支持国防建设。

第五,选拔孩子出国留学,同时改革科举,开洋务一科,为国家培养、选拔有用人才。

我们现在常说,二十一世纪的问题是人才问题。而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李鸿章就已经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了,他在“筹备海防折”里已经讲得很深刻。

在整个“筹备海防折”里,李鸿章有个中心思想,就是要加强海军建设,从而达到加强海防的目的。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够赞成丁日昌的意见,也就是丁日昌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就提出的一个主张:中国要建三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东洋舰队,只有建了三支舰队才能把中国的海疆保卫起来。可以说丁日昌的这个主张是非常有远见的,李鸿章很是赞同。所以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把丁日昌的主张、设想全上报给了朝廷,希望朝廷能够采纳。

中国现在的海军,依然是按照丁日昌的主张,建有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这三支舰队,守卫着祖国的万里海疆。可见丁日昌当时对整个国家局势的判断和分析是相当准确的。

李鸿章的“筹备海防折”提出来之后,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不重视新疆的开发开拓。因为在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眼里,乃至朝廷重臣的眼里,土地才是疆土,而海域不是疆土,不是版图,算不得什么,完全没有海权概念。所以在军机大臣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文祥把他至关重要的一票投给了左宗棠,这样朝廷就把钱给了左宗棠,支持左宗棠西征。左宗棠不辱使命,打败了阿古伯,新疆全部收回。左宗棠的部下刘锦棠,做了第一任新疆巡抚。

1980年在山东烟台,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和我有过一次谈话。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当听说我是学历史的,王震就谈了很多刘锦棠在新疆做巡抚时的事情。对这些情况我当时还不像现在这么熟悉,所以对王震提出来的一些看法,还不太能理解。今天回过头来想一想,王震那个时候的一些讲法是很有感而发的,因为王震在新疆很多年,对新疆情况非常了解。

当年左宗棠西征一共花了多少钱?我算过一笔账,大概是7700万两银子。这是个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清政府一年零一个月的财政总收入,当时清政府一年的地丁总收入是7000万两。我当时查材料,看到这个数字还有点不大相信,后来再进一步地查找资料,才弄明白,这七千多万两银子,很大一部分是花在沿途转运上,也就是运输费上了。先通过运河,从东南把粮食、军火等军需物资运到北边,再用车载马拉运到新疆,这种万里间的转运消耗了大量财富。根据史料推算,大致是三分之一的经费消耗在路上了,也就是说光转运这一项就至少花掉了两千万两银子。这两千万两银子的运输任务,左宗棠全部交给了他的好朋友胡雪岩来操办。胡雪岩就在承办这项官方工程中,成了官商,成了红顶商人,发了起来。

下回

预告

1892年,我们的北洋水师曾经到日本长崎访问,当时发生了一件事,后称“长崎事件”。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