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故居前的沉思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08.10 点击数:40
合肥晚报

【报纸名称】合肥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8.10

【版次】第O30版(逍遥津·博客)

【入库时间】20110920

【全文】

生于合肥,葬归故里的李鸿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掌管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也是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日前我跨入李鸿章故居,一步即穿越3个世纪、百余年春秋,掀开厚重的历史一页,触摸尘封的时光碎片,不禁百感交集,恍若隔世。

李鸿章自幼聪慧,24岁考取进士,因其父李文安、兄李瀚章皆考中进士,李家父子有“一门三进士”之称。李鸿章从此开始了风云变幻的仕途生涯,自谓“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出将入相,一生跨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几乎涉及晚清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倡导革新,西风东渐,出使欧美8个国家,历时近200天,水陆行程9万里,是清代大臣中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人。

值得称道的是:李鸿章最早将“合肥”名号在中外打响。在晚清朝野,“李合肥”成为李鸿章代名词。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公园里,有李鸿章的塑像,还有他亲手种植的树,美国人在说明书中均把李鸿章写成“合肥李”。瞧!李府陈列馆向观众展示了一张《李鸿章手植树》照片:1896年9月,李访美期间,特意到格兰特墓园吊唁,并手植一株柏树作为纪念,柏树现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遥想当年,“合肥”名号叫响国内外,实该感谢乡贤“李中堂”。

李鸿章在晚清内忧外患、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全国各地掀起“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大批企业,修唐胥铁路,通电报,创立银行、保险公司;筹办北洋水师,淮军成为清朝正规部队,长期担任直隶及战略重地防务,是晚清最重要的国防军事力量;兴学育才,创办新式学堂,倡导官派留学生,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詹天佑等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李合肥”功不可没。

馆内供人观瞻的一幅《李鸿章遇刺带伤》照片,其左眼颊下明显可见枪伤,令人心生悲凉。它讲述了李氏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昭示出其性格的另一面:他不完全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怯懦”形象,亦有刚毅果决、维护国家主权的一面。甲午战争惨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谈判,与日方代表首相伊藤博文反复辩论,据理力争。1895年3月24日,李在第三次谈判后归途中,遭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枪击,左颊中弹,险些丧命,血染官袍。国际舆论哗然,李鸿章受伤后,日本人把其经往谈判地春帆楼的路,命名为“李鸿章道”保存至今;同时,将《马关条约》原定要清政府赔偿3亿两白银减为2亿两,故有“李鸿章挨了一子弹,中国人少赔了一万万”之说。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至西安,将和谈的重任交给风烛残年的李鸿章,逼迫他代表腐朽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生中最后一个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1901年9月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月后,78岁的李氏临终口述“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之心酸绝唱,含恨病逝北京,双目炯炯不瞑。其实,“弱国无外交”,积贫积弱之下只能任人宰割,丧权辱国不应由李鸿章一人独担罪名。

李鸿章的一生是晚清社会不可避免的悲剧,难怪梁启超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泽东1913年评说李鸿章与清政府的关系:“吾观合肥李氏……水浅而舟大也”,比喻其生不逢时,李鸿章这只大船在晚清的浅水中进退维谷。

——“落后就要挨打”、“国人当自强”!这是游历李府后的最强烈感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