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发迹史(31)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01.11 点击数:10
大众日报

【报纸名称】大众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1.11

【版次】第A12版(体育 娱乐)

【入库时间】

【全文】

□ 汪衍振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四月,占据江苏各州县要隘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麾下的十几万太平军,在李鸿章淮军的强大攻势下,损失惨重,逐步由攻势转为守势,又渐由守势变成退势;太平天国天京告急,各路人马又不得不放弃现有的城郭,汇成一路,回援天京。

至此,江苏除江宁外,已全部被淮军收复。江苏巡抚衙门此时已由上海迁至苏州,李鸿章驻在苏州,兼顾上海,两地奔忙。

江宁却久攻不下,渐成中外焦点。

苏松太粮道郭嵩焘,此时已在李鸿章的两次保举下,先授苏松粮储道,又恩赏二品顶戴实授两淮盐运使,离开上海赴任去了;乔松年已升授江宁布政使督办江南、江北各兵营粮台,暂住苏州;刘郇膏此时恩赏二品顶戴署江苏布政使;王大经署江苏按察使;二品顶戴徐佩瑗暂署苏松太道兼粮储道;丁日昌已被李鸿章奏调到上海督办上海制造局事务。

除江宁外,江苏全省已尽在李鸿章的掌握之中。

尽管太平军已全部退出上海,但随之而起的捻党却愈来愈强,加之江宁未复,很明显,江苏还未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但李鸿章却偏在此时,上折奏请裁遣常胜军。消息传出,江苏官场为之哗然。丁日昌火速由上海赶往苏州,会同乔松年、刘郇膏、徐佩瑗等人,面见李鸿章,劝阻此事。

礼毕落座,丁日昌当先说道:“抚台大人,当此金陵(时人惯称江宁为金陵)未克之时,正好把常胜军调过去助剿,怎么反倒要裁遣?”

乔松年接口道:“抚台容禀,司里以为,长毛眼下虽退出省境,但金陵未复,他们随时还会卷土重来。何况,常胜军乃我耗巨饷筹募,就此裁遣,实属可惜!望大人务必三思。”

刘郇膏原本就是个无主见的人,加之久病初愈,精神明显不够用。他本不愿来巡抚衙门凑热闹,架不住丁日昌的那张利嘴,只好跟了来。但他始终抱定抚台咋说就咋办的信条,只听不说跟个木头人一般。

徐佩瑗这时说道:“刘方伯,您老怎么不发一言?”

刘郇膏用眼瞪了瞪徐佩瑗,抬起手臂有气无力地挥了挥,仍是不着一言。

李鸿章却笑道:“徐道,你别光顾着让别人说话,你也讲讲吧。常胜军是当撤还是不当撤?”

徐佩瑗沉吟了一下,犹豫着说道:“按说呢,常胜军创立不易,也的确立有大功,当此金陵未复之时撤遣,有些可惜。不过职道又反过来想,西兵常驻我国,终非善事。何况现在我淮军各营已大部分换成洋枪洋炮,已远非初来上海时的淮军了。此时的上海各州县,就算没有常胜军,长毛还敢卷土重来吗?”

李鸿章哈哈笑道:“徐道所言与本部院所想暗合。借用西兵助剿,本为无奈之举。西兵凶悍,船坚炮利,此乃利也。但西兵不遵法度,不听调遣,加之各国多与长毛勾结,或卖枪械,或贩鸦片,大多使用常胜军的船只。还有一点也让人发愁,西人向来自重,外国人一旦挑唆,兵勇即靡然从之,肆无忌惮,长此下去,必然生事。此是弊。如今,戈登恰巧告假回国省亲,我如不趁此机会裁遣此军,待戈登回来,他必与我纠缠,事情办起来将会更加棘手。”

李鸿章说到此,有意停顿了一下,见几位沉思不语,这才接着说道:“此次裁遣常胜军,本部院决定专委丁道与监军李恒嵩共同办理,务必在短期内完成。裁遣所需银两,须造册呈送巡抚衙门一一核准,然后由江苏藩库与江宁两地支出。丁道,你可听清本部院所讲的话?”

李恒嵩此时已在李鸿章的保举下,恩赏二品顶戴,领总兵衔常胜军监军。

丁日昌赶忙起身答道:“抚台大人所讲,职道已全部记住。大人既委职道参办此事,职道一定尽心地去办。职道明儿就乘船到昆山去常胜军大营与李总镇会合,请大人放心。大人,职道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鸿章点头道:“丁道但讲无妨。”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