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家族在芜湖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4.10 点击数:50
大江晚报

【报纸名称】大江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04.10

【版次】第A27版(钩沉)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一、少奶奶船上遭奚落

现在,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直通合、芜两地,可以说,去省城合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在一百年前就没有这么方便了,那时,人们往来两地的唯一交通工具是轮船,水路是最便捷的通道。辛亥年之前,在这条航线上营运的商船有泰昌、源丰和戴顺昌三家轮船公司,然而,到了民国初年,李经方开设的利济轮船公司后来居上,迅速超过了它们。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所以,此事还得从1911年开始说起……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是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也是码头上最忙碌的时候。一个和风轻拂的早晨,两顶花轿从“钦差府”鱼贯而出,一路上前呼后拥地来到位于钱业公所后门口的徽州码头(俗称小码头)停了下来。少顷,只见两个身着艳服的年轻女子从打开的轿门里走将出来,华丽的服饰和耀眼的首饰衬托着两个人满面春风的脸庞,一看就知道,她们绝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很快,码头上有人认出她们是“钦差府”的少奶奶———李经方的大儿媳和二儿媳。原来,她们一大早赶到码头,是要乘这趟头班船回肥东老家。

那天乘船的人特别得多,上等舱有铺位的票早就卖完了。家丁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们走过跳板,等到了船舱一看才知道,给两位少奶奶买的是下等舱的坐票。家丁在闹哄哄的人堆里好不容易给她俩找了个坐处,她们一看两边都是些身着破衣烂衫的穷人,扭着脸就是不肯入座。船上的船员也不知道她们是李府的少奶奶,见此情景即喝令她们快点坐下,否则就把位子让给别人坐。这时,有些认出她们的人便冷嘲热讽地说道:“你们李家不是有钱吗?想舒服就自己开轮船公司,到时候哪个也挤不到你了!”两人想想就这么站着也不是个办法,只好红着脸坐了下来。

两位少奶奶在船上受了一肚子气,回到芜湖家中,就把他人奚落自己的那些话诉说给家里人听。这时,“钦差府”的总管也乘机向李经方诉说以往租船运米的种种不便,并极力游说李经方自己开办轮船公司;有船以后既可方便李府运送租米和各项物资,又可用于对外经营客货运输,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李经方联想到航船不在临河集停靠,每次回乡都要先随船到合肥,而后再折回故里,自己有了轮船就不用再受这样的罪了。于是本来铁青着的脸顿时活泛过来,不久便购买了三艘小火轮和十几条木拖船,正式办起了利济轮船公司。

自古以来,合、芜水路就是一条黄金航线,是漕粮北运的重要通道。开一个轮船公司那可不是一件小事,那么,李经方有何等能耐?怎么竟然说开就开了呢?还有,他的寓所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钦差府”呢?

二、叹为观止的李府繁华景象

说起李经方,他可不是一般等闲之辈,他是李鸿章四弟李昭庆之子。由于李鸿章年届四十时仍膝下无子,同治元年(1862年)便将七岁的李经方过继为嗣。李经方潜心科学,终于学有所成,并精通多国语言,所以深得李鸿章的喜爱。他早年游历欧洲各国,后长期担任李鸿章的私人秘书与翻译,曾出使英、日大臣,清政府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议和。1895年3月,李鸿章以钦差大臣身份全权代表清政府与日议和,24日李鸿章遇刺,于是,李经方在危难之中出任钦差全权大臣负责与日谈判。得到光绪帝旨意后,3月23日,李经方、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马关“春帆楼”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是年五月,又受任商办割台事件特派全权委员,6月2日与美国人科士达同往台湾办理割台手续;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李经方奉命陪同七十三岁的李鸿章前往俄国,代表清政府参加俄皇加冕庆典,随后一并访问德、法、英、美四国,前后历时七个月之久。

辛亥革命后,李经方寓居芜湖,并带领他的家族专心经商。除当铺、砻坊、洋行、保险公司、“五洋商品”之外,李经方还在芜湖大量投资房地产并开办了“利济轮船公司”。民国初年,利济公司购置了芜安号、芜通号和芜太号三艘小火轮及十几条木拖船,航行在安庆、大通、巢湖、合肥之间,同时经营客运、货运事务。后来又陆续添置了六七条小轮和十多条拖驳,其中有四艘载客的大拖驳取名永安、久安、吉安、祥安,寓意永久吉祥。

芜湖港一号码头对面有一条小巷叫“利济巷”,就是因为李经方曾经在这里设立了利济轮船公司而得名。由于几年前城市改造,从前的“利济巷”现在已经是难觅其踪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利济公司的船舶有的被国民党军队征调;有的被日军炸沉;有的搁浅后被当地农民拆分;四艘载客的大拖驳和十几条小拖驳因没有轮船拖带或毁或弃,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利济轮船公司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终因损失所有船舶而倒闭。

解放后,裕溪口建起防洪大闸,合、芜航线从此被阻断,取而代之是更为方便快捷的陆路交通。坐船从水路往来于合、芜两地已成为记忆中的历史。

李经方来芜湖后,首先圈买老城郊外的大片荒地,并不断地大量建造楼房店面。于是,逐渐形成了二街、三街、吉和街、沿河街、集益里和后来定名为中山路、新芜路等成片成条的商业街和住宅区。

李经方的私家豪宅建在华盛街,由于他曾任过清政府的钦差大臣,所以老百姓将他的寓所称之为“钦差府”。环绕陶塘的西花园、大花园、留春园、景春花园与长春花园原先都是李经方与其家族的私家花园;花园内的志勤堂、漱兰堂、蔼吉堂、固本堂是专供他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一座座近水楼台,一处处花木庭园,同藕香居、烟雨墩连成一片,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浩大的园林整体。然而,李府花园几经战乱与水灾,昔日的园林风光已不复存在,但遗留下来的许多地名至今还在沿用,我们从中仍可想象出当年李府叹为观止的繁华景象。

民国六年(1917年),在张勋复辟期间,李经方、李经迈鼓吹甚力,复辟失败后,李经方蛰居大连,终日闭门谢客。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九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大连,终年80岁。

三、芜湖商务总会首任总理

李鸿章家族寓居在芜湖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李经榘,他是李鸿章的侄子,又是我国第一任驻英国公使郭嵩焘的女婿,同时,他又是李氏家族中最早来芜湖人员之一。曾经担任过中国轮船招商局芜湖行栈经理,芜湖商务总会首任总理,所以说此人也是非同小可。

1913年春,盛宣怀任轮船招商局副董事长,不久李经榘出任芜湖行栈经理。因此,首先要说说中国轮船招商局是如何成立的,以及他是怎么在李经方的帮助下谋得这一职位的。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洋务派由仰慕洋人“船坚炮利”,逐渐转变到谋求“自强求富”,着手筹办交通运输、采矿、冶炼、纺织等民用工业。为了抵制外轮横行在中国的内河外海,挽回沿江沿海的航运业,李鸿章奏请清廷成立“轮船招商公司”。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兼办民用企业的第一个轮船公司。成立时有轮船6艘,从事客运和漕运等项运输业务,为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

不久,招商局因管理腐败,又遭受帝国主义在华航运势力挤压,几经破产边缘。光绪十一年(1885年)盛宣怀奉命整顿,招商局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增设了招商股后,新老股金合计四百万两。因为李经方精通英文,所以盛宣怀任命他到英国盛昌轮船公司先后购买了三十艘船舶,重振招商局。这是李经方从政之前最重要的商务活动,同时也为李经榘出任芜湖行栈经理打下了基础。相比之下,李经榘出任芜湖商会总经理的经过就简单得多了。

芜湖商务总会成立后,除了维护行业利益,在管理税收、赈灾救护、捐资办学、修桥铺路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1906年至1908年,李经榘在任期内也做了两件有记载的大事:一是投资皖赣铁路建设:原计划这条铁路自芜湖起,经湾沚、宣城、宁国、旌德、绩溪、歙县、屯溪、婺源直至景德镇,预算经费四百万两。因为经费过于庞大,一时难以征集,后来又改为先修一条芜湖经宣城至广德的铁路,经费预算也减少到二百万两。李经榘经过商会董事会决议,决定加征出口米贴,投资铁路。同年年底即交付股金二十万两,占预算资金总数的十分之一,为皖赣铁路首期工程注入了启动资金,贡献不可不谓大矣。二是修建利涉桥:利涉桥是一座木结构大桥,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大桥横跨青弋江两岸,北端在宁渊观上首,南端在库子街东头,是连接河南河北两地的重要通道。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青弋江上游山洪暴发,水势汹涌,顺水而下的木排在失控之下将利涉桥冲垮,事后,商会举资修桥,次年新桥落成。为了便于大帆船通行,新建的利涉桥桥面还具有升降功能,结构更为先进,外观也更加新颖。

1908年,李经榘辞去芜湖商务总会总理一职,继任者是汤善福;芜湖沦陷后,李蕴章的曾孙李慧龙在日寇占领芜湖期间曾任伪商会会长。在芜湖生活的几十年间,李经榘不仅拥有这些显赫的头衔,他还是芜湖“宝善”钱庄、“鼎玉”当铺的老板。并且拥有很多的房地产,是个势力很大,很有影响的人物。

四、没落的李氏贵族

李昭庆共生下五个儿子,长子经方(过继给李鸿章),次子早逝,三子经榘,四子经叙,五子经翊(过继给李凤章)。所以,当他们住在芜湖时,老三李经榘的寓所被称为“三大人公馆”(留春园,现为芜湖第八中学);老四李经叙的寓所被称为“四大人公馆”(长春花园,现为芜湖少年体校);老五李经翊的寓所被称为“五大人公馆”(景春花园,现为景春花园小区)。

1876年9月,芜湖成为通关口岸后,李氏家族倚仗李鸿章的势力,陆续来到芜湖寻求发展。清廷覆没前后,李鸿章的长子经方、次子经述、四子经迈,李昭庆长子经榘,李蕴章四子经达也纷纷来到芜湖。李氏家族先后涉足的行业有当铺、砻坊、洋行、保险公司、五洋商品等,尔后又在芜湖大量投资房地产并开办了“利济轮船公司”和一些新兴工业,收获了巨额财富。李瀚章、李鹤章、李凤章的子孙分别在合肥、庐江、大通等地经营各自的家业。芜湖沦陷后,他们便关闭了大部分产业,有影响的李氏后人陆续离开芜湖,从此,在芜湖的李氏家业日渐衰落,那些显赫一时的人物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李鸿章一生效力于清廷,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集功过是非于一身的,一位颇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清史稿》中除了有关鸿章、瀚章、鹤章、昭庆的章节,还为他们的子辈经方、经述、经迈、经义、经畲作了传记,这是因为他们与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或多或少均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

从光绪二年(1876年)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李鸿章家族曾有几十口人长期寓居芜湖,对芜湖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两个代表人物是李鸿章长子李经方与李昭庆(李鸿章四弟)长子李经榘。而且,他们不仅在芜湖留下了许多遗址,还留下了一些琐闻轶事,只是至今少有人知罢了。

利济轮船码头

鸡毛山人/文

李经方(李鸿章长子)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