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大秘密

作者: 暂无 日期:2012.07.31 点击数:20
安徽商报

【报纸名称】安徽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7.31

【版次】第B07版(副刊·美文)

【入库时间】20121010

【全文】

官场就像养殖场,养的多是猪狗牛羊鸡之类的畜牲:像猪的,为“官呆子”,不管是真孬还是装孬,统统不蚀本;像狗的,为“官油子”,表面一心一意,实则三心二意;也少不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事的牛和马。官场既能做事又会做人、既有大局观也有小局观堪称“官狐狸”的,并不多。我写《晚清有个李鸿章》,对李鸿章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人特别聪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在含辛茹苦努力推动腐朽帝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也知大厦将倾,偷偷摸摸将自己的“防空洞”修建得相当的好。李鸿章不仅自己不吃亏,还恩泽后辈,子孙后代也跟着沾了不少光。这一点,李鸿章比他的老师曾国藩强,比他的弟子袁世凯更强。曾国藩和袁世凯都没有捞到什么钱,有的还是“两袖清风”。翁同和说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这句话有些绝对了,李家虽然不是富甲天下,但富倾东南,却是可以说的。这些,也可以说是李鸿章的智慧吧,一种“官狐狸”练达无比的智慧。

民间对于李鸿章流言最多的,是李家大量财产的不明来源——其他的不说,在老家安徽,李家就曾大量购置田产,建造“大者数百亩,小者亦百十亩”的庄园式宅第。在安徽拥有的土地,据说在最盛时期达250多万亩,光“粮仓”,就建有几十个。当时民间有“半个安徽都是李家的”之说。有人曾统计李家在合肥东乡的土地有约60万亩,占当地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1984年编辑的 《芜湖文史资料》第一辑中,有一篇文章写到李鸿章家族在芜湖的房地产情况:从光绪初年芜湖成为通商口岸,到民国二十年之间,李家在芜湖购置了大量房地产,搞房地产开发——先是向政府和私人购买旧城郊的空地、荒山、荒滩,插草为标,成片划界,开辟街道、马路、兴建楼房,形成市区和住宅区,一时芜湖半数房产尽姓李,隶属几支:一是李鸿章嫡子李经方房下的“李漱兰堂”;二是李鸿章次子李经述、四子李经迈以及李鸿章六弟李昭庆房下的“李蔼吉堂”、“李志勤堂”、“李固本堂”;三是李蕴章之子李经达房下的“李通德堂”。当时芜湖旧城区以外的老市区,包括沿河南路、长街、二街、三街、渡春路、新芜湖、中山路、吉和街、华盛街等地区的地皮房屋,全部或绝大部分都属于“李府”所有。此外,芜湖的一些名胜之地,如镜湖边的柳春园、大花园、景春花园、长春花园等规模宏大的楼台亭阁,也是李氏的家业。解放后,光“李漱兰”一支登记在册的房地产实存数就有276幢,地皮299亩,分布在芜湖市区二十八条街道和里巷。这些房产还只是“李府”在芜湖房地产的极少极少的一部分而已。由此可以想象李家全盛时期在芜湖投资房地产的庞大规模。

不过李家拥有庞大的财产也属正常,毕竟,李家人多势众,能力又强。而且,这些房产跟李鸿章也没有太大关系,不属于李鸿章腐败的范畴。李鸿章弟兄共六人,除了李鸿章位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哥哥李瀚章也曾任四川总督,官居一品;李蕴章、李凤章官位也不低;至于李鹤章,是李家生意做得最好,也最有钱的一个。李鸿章的子侄都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开化得较早,懂经济善经营,一直在商场打拼。因为这个背景,李家比别人先致富致大富也是情理之中。有关李鸿章贪污腐败的闲话,主要集中在李鸿章与外国人打交道方面,是否中饱私囊,是否卖国提成?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流言:1894~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当时有众多官员上疏弹劾李鸿章,提到了李鸿章的贪污腐败,以及家庭财产不明的情况。御史安维峻揭露李鸿章避战求和的原因说:李以1500余万两白银交给了日本某商号经营,由盛宣怀代为经理,所以他不愿与日本 “失和”,以致丢了这笔财产。因为这些说法没有确凿证据,也就不了了之了。 1896年,李鸿章欧洲行去了俄国后,与俄国签订了一份《中俄密约》。当时的俄国财政大臣、李鸿章的谈判对手维特后来曾在回忆录中披露,李鸿章“接受了俄国人三百万卢布”。只是维特没有详细说明,这三百万卢布,到底是给了谁?是亲自交给李鸿章的,还是给了代理人。老毛子说话很多是凭空捏造,维特是不是在栽赃,很难说。一切皆有可能吧。李鸿章的嫡子李经方曾在民国二十二年留有一份遗嘱,将自己手中的财产分配给亲戚子女,其中有合肥、芜湖、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房产、土地、股票等等,价值不菲。李鸿章的嫡子李经方上个世纪20年代去世前,曾立遗嘱分配给子侄大批财产,长长的遗嘱中,专门有一小段,写得不清不楚,让子侄们费尽心机也没猜透,原文为:

吾在少至老陆续秘密存入一大(行名)银行之款,不计其数,皆无存券。数十年来本利未尝计算,亦不知有若干万。但此银行永远存在,不致倒闭停歇,亦无人可以冒领、盗取。凡吾名下之款,吾子孙将来有德者,该银行当然付给;无德者,亦无从妄取分文。吾后人其各好自为之,此时吾固不能亦无从预为之支配耳。

李经方少年时怎么会在外国银行有存款呢?而且,既没有数目,也没有存单,的确充满悬疑。这一大笔钱,应该是李鸿章留下的才对。如果李鸿章有这么一大笔来历不明的财产,肯定有大量受贿的嫌疑。近年在编纂《李鸿章全集》时,有些研究者想从大量文书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却一直没有遂愿。梁启超也曾说过:“世人竞传李鸿章富甲天下,此其事殆不足信,大约数百万金之产业,意中事也。 ”几百万两白银,大约合今人民币10亿元左右,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有关李鸿章的另一个流言,是其与六弟李昭庆之死的关系。安徽民间一直流传李昭庆是屈死的——李昭庆是李鸿章的六弟,比李鸿章小十二岁,有一次,李鸿章带李昭庆上朝,慈禧太后看到与自己一般大的昭庆一表人才、潇洒倜傥,情不自禁示意李昭庆留在宫内。李鸿章表面上千恩万谢,内心却惶恐不安,这是一个大事啊,纸,终究包不住火,万一哪天泄露,李家将大祸临头。李昭庆留宫中七日后,回到天津李鸿章处,脸色苍白肢体无力。李鸿章赶紧将李昭庆在天津找了一处地方藏了起来,在外放风说李昭庆回合肥老家了。过了些日子,宫中又传密旨,再令李昭庆入宫。李鸿章一急之下,奏明李昭庆回原籍后,在老家突发疾病死了。慈禧只得作罢。一段时间之后,李鸿章的政敌、光绪的师傅翁同和发觉昭庆未死。李鸿章急了,忙令昭庆自尽,告诫其:“天威莫测,人言可畏,事到如今,你不死,我们李家会有灭门大祸,只有你死,李家才能得救。 ”昭庆无奈何之下,只得从命饮鹤顶红自杀。李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李鸿章对李昭庆感激万分,将其长子李经方招为嫡子,还将自己的爵位传给李经方。

李昭庆死的背后,是不是藏有这样的惊天秘密,我不敢断言。李昭庆的照片我没见过,不知具体长相,不过依李鸿章身材颀长、英俊潇洒的相貌而言,李昭庆生得应不差。民间流言还分析说:按常理而言,李鸿章当时只有五十岁左右,尚能生儿育女,不必急招继子;并且,以旧的嫡子继承习惯,一般会以兄子过继,如长兄无子,也以二弟三弟之子循序取之。兄弟皆有子的情况下,一般轮不到招六弟之子继承。民间流言还说,李昭庆有一个小女儿,成年后李鸿章亲自做媒,将她许配给了同乡兼世交,四川总督刘秉璋的大儿子、江苏候补道刘体乾,还将芜湖的一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大房产“小天朝”作为陪嫁。 “小天朝”的每一道大门上方都雕龙画凤,是一幢三进二层砖木结构的徽派大院。李鸿章花这么大的本钱嫁侄女,也是因为他欠李昭庆一条命。

以上流言是否真实,只有天知道。不过大人物都应藏有大秘密,否则何以成为大人物呢?只是秘密没公开而已。如果李鸿章晚年能抓紧时间,悄悄写一本《我做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日子》,把有些事情交代清楚,为自己一些行为辩护,那么,怎会有如此流言呢?不过李大人没做的事,当今的人可以做。这样一本书,既可以洗清自己的污点,也能暴露自己“不得已”的心路历程;既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便利,也让后人版权获利,同样是泽被后世。这样一举几得的事情,众多在位的“官狐狸”不妨一试。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