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05.14 点击数:10
安徽青年报

【报纸名称】安徽青年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5.14

【版次】04:探索世界

【入库时间】20130730

【全文】

安徽的脊梁·名人篇

本报记者小米吴琼

学生记者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五(1)班梅好六(2)班陈宜新六(7)班李可新指导老师孙晶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清朝重臣,他创建了尖锐的淮军;筹建了新式的军事工业,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他还将中国的少年送出国门,让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而这些归国的留学生几乎改写了中国各个领域的现状。

然而,这位大臣在1895年和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正是这项完全不平等的耻辱条约,从此,他便背上了“叛邦卖国”的罪名。

他就是李鸿章,咱们安徽合肥人。对于这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我们究竟该怎样去认识他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小米和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的三位小记者,来到了位于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的李鸿章故居,在这里,我们能找到答案吗?

“在李鸿章故居门前,我整了整衣袖,以表达我对已故旧主的敬意。”写下这段话的是李可新,带着敬仰之情,三位小记者在讲解员姐姐的陪同下,走进了李鸿章的一生。

李鸿章故居里的一切都引起了小记者们的好奇,她们围着讲解员不停地发问。李可新说,“现存的李府有五进,在我们看来已是够大的了,可它竟只占原址的十二分之一!现在的整条淮河路步行街都是曾经李宅的范围。”

“还原真实的李鸿章,其实他是一个非常开明且有远见的大臣。他知道当时的清朝相对落后,所以引进了一些新科技、新产品。他把幼童送到先进国家留学,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中国,像我们知道的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结束参观后,陈宜新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回到对李鸿章定位的问题上,李可新采访了李鸿章故居的馆长吴胜,她也得到了吴叔叔的回答。“我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人物,仅用好人还是坏人来评价太狭隘了。李鸿章用尽了毕生心血去建设、保卫祖国,无论后世对他有多大的看法,至少,他是一位爱国将领。”

“央视曾播出《走向共和》,其中就再现了一个毁誉参半的李鸿章。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写道,‘李鸿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民用工业,自强求富,也代表清政府签立不平等条约。’面对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不签定条约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战争,而战争背后将是百姓的流离失所、血流成河,为了眼下的和平局面,李鸿章只得沉痛地在条约上签字。他的心中装着百姓和国家,他是一位爱国人士!”梅好在一下午的采访参观之后,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功过对比,谁轻谁重,别轻易盖棺定论!李鸿章的魅力就在于他的神秘。历史没有对与错,但是它会敞开一页页史篇,等待你去阅览。我们可以瞻仰硝烟里的岁月,可以学习李鸿章身上值得后人传承和沿袭的品质,他究竟是怎样的人,没有谁的答案会比历史更恰当!

特此感谢合肥李鸿章故居展览馆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

小记者们正在采访吴馆长。

小记者们和讲解员在李府前合影。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