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杂碎”

作者: 暂无 日期:2012.04.02 点击数:40
中国经营报

【报纸名称】中国经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4.02

【版次】第50版(历史)

【入库时间】20120520

【全文】

文/雪珥(发自美国洛杉矶)

洛杉矶夜幕降临。

徜徉在精洁的“小东京”,抬头看去,黄昏中却惊喜地发现一幅高悬的店招:ChopSuey。

这是个曾经风靡全美的词,并被美国大兵们带向全球,包括中国和日本。这个词,其实是广东话“杂碎”的音译——一种被美国人当做了经典、在中国却乏人问津的“中国菜”。我曾经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地的唐人街,试图寻觅“杂碎”的踪迹,却已经相当困难,没想到在洛杉矶的日本人聚居区,却得见芳踪。

龙游海外系列

洛杉矶“小东京”的“杂碎”店。

“杂碎”经济

“杂碎”之名大噪,仅纽约一隅,“杂碎”馆三四百家,遍于全市。

“杂碎”的缘起,据说与李鸿章访美有关。

关于这点,最权威的说法来自梁启超。他在1903年的《新大陆游记》写道:

“‘杂碎’馆自李合肥(李鸿章)游美后始发生。前此西人足迹不履唐人埠,自合肥至后一到游历,此后来者如鲫。西人好奇家欲知中国人生活之程度,未能至亚洲,则必到纽约唐人埠一观焉。合肥在美思中国饮食,嘱唐人埠之酒食店进馔数次。西人问其名,华人难于具对,统名之曰‘杂碎’。自此‘杂碎’之名大噪,仅纽约一隅,‘杂碎’馆三四百家,遍于全市。全美国华人衣食于是者凡三千余人,每岁此业所入可数百万,蔚为大观矣。”

梁氏的文字,其实并不可靠。根据当时美国媒体对李鸿章进行的近乎“狗仔队”般的追踪报道,李鸿章专门带了高级厨师,及全套的烹饪用具、大米、佐料,无论是宴请还是被宴请,李鸿章一律只吃自己厨师烹饪的菜肴,不可能如普通游客般“思中国饮食”,甚至“嘱唐人埠之酒食店进馔数次”。而遍查当时的报刊,皆无李鸿章吃“杂碎”的任何踪迹。

很多中英文的野史却都言之凿凿,有说李鸿章是在纽约吃的“杂碎”,也有的说是在旧金山和芝加哥——尽管李鸿章根本就没到访那两个城市。

几十年后,1924年11月9日的《洛杉矶时报》(LosAngelesTimes)还在说:“炒‘杂碎’起源于李鸿章环游世界时,在纽约举办的一次晚宴上所供应的菜肴。李带着自己的厨师,菜单完全是中国式的。其中一道菜博得一位宾客夫人的特别喜爱。她问李鸿章那是什么菜,李把厨师叫进来,厨师用中文回答说,那是他自己的发明,叫做‘杂碎’,意思是一道混合菜。李用英语对那位夫人说,这是一盘炒‘杂碎’。于是这个美国妇人将‘杂碎’这道美味菜的消息传开了。”

1937年4月21日,《洛杉矶时报》又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八卦故事,在这个版本里,“杂碎”其实是李鸿章骂人的话:“大家都知道,炒‘杂碎’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道典型的中国菜,只有中国除外。它其实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故事是李鸿章讲的。在一次宴会上被美国记者追问一道他正吃的菜叫什么名字时,他很恼怒地说:‘杂碎’。这个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著名油画《杂碎》,显示“杂碎”进入了上流社会。

工地菜发迹

随着华人从矿山流向美国各城镇,他们的粗鄙的“工地餐”,也开始到处开花。

梁启超说对了一点:“杂碎”的风行,的确出于“西人崇拜英雄性及好奇性”,而那些开餐馆的中国移民们,则敏锐地抓住了李鸿章这个“代言人”,开展了一场营销运动,子虚乌有的故事最后也俨然成了历史。这就如同纽约的《世界新闻报》也拿李鸿章来做发行广告,说李中堂每周都读他们的报纸。

淘金时代的一个无法考证的故事,同样被人经常提起。说是在十九世纪60年代,加州的几名矿工于深夜去找餐馆,只有一家华人开的小铺准备打烊,却还开着门。这个餐馆的老板第一次接待白人顾客,语言又不通,菜的原料也不多了,就凑合着将店里的剩菜倒在一起,炒了炒,端给矿工们,没想到大受欢迎。矿工们问菜名,老板说:“杂碎!”。

这个故事与“李鸿章杂碎”一样不靠谱,但在时间、地点上却更为接近。

更为靠谱的推测是,在淘金时代和大建铁路时代,蜂拥而至的中国劳工们,在条件简陋的工地现场,将能够收集到的食物原料剁巴剁巴,因陋就简地一锅烩了。此后美国排华运动的蔓延,很多行业都对华工关闭,华工能做的基本只有洗衣和餐饮行业。随着华人从矿山流向美国各城镇,他们的粗鄙的“工地餐”,也开始到处开花。

早在李鸿章访美12年之前(1884年),最早的华裔记者黄清福在《布鲁克林鹰报》上,用英文介绍中国菜时,就说:“‘杂碎’或许称得上是中国的国菜。”显然,这个忽悠有点大了。4年之后,黄清福又在《大都会》杂志上,用英文发表《纽约的华人》一文,提到:“中国人最常吃的一道菜是炒‘杂碎’,是用鸡肝、鸡胗、蘑菇、笋尖、猪肚、豆芽等混在一起,用香料炖成的菜。炖汤汁倒进米饭里,加上一些酱油,便成了人们吃米饭时最喜爱的一种美味作料”。这或许是对“杂碎”细节的最早记录。

同一年,《当代文学》(CurrentLiterature)杂志在10月号上,对“杂碎”进行了定义:“‘杂碎’是中国人的一种主食,用鸡肝、鸡胗、菌类、笋尖、猪肚、豆芽烩制而成。”这个定义,在101年后(1989年)被牛津英文词典引用。

在李鸿章访美当年,纽约当地的画报FrankLeslie"sIllustrated如此介绍“杂碎”的魔力:“尝过‘杂碎’魔幻味道的美国人,会立即忘掉华人的是非;突然之间,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猛然高升,摧垮他的意志,磁铁般将他的步伐吸引到勿街(MottStreet,纽约唐人街的一条街)。”这段话,如今也被高悬在纽约的“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中。

尽管“杂碎”的早期历史,充满了各种假象,但在这些假象的背后,有一个基本的事实:这道“中国人从无就食”的“中国菜”,在李鸿章到访之前,就已经在美国流行,而在李鸿章到访掀起的“中国热”中,唐人街的厨师们抓住机遇,积极宣传,终于如梁启超所言:“‘杂碎’之名大噪”。

走出美国

“杂碎”虽然与李鸿章无直接关系,但确实依托他的知名度,提升了这道美国产的“中国国菜”的市场营销速度。

梁启超见到的“杂碎”行业的盛况,并非是它的顶点。

“杂碎”这一事实上诞生于美国的“中国国菜”,迅速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文化的代表,主流社会不断地开始抬升其地位。

1900年1月29日,《纽约时报》说:“从全市中餐馆的暴增来看,这座城市已经为‘杂碎’而疯狂”。1901年11月3日,《纽约时报》邀请曾任美国驻中国厦门副领事的费尔斯撰文,介绍如何炒“杂碎”。费尔斯发现:“纽约人对中国菜的兴趣正在上升,中餐馆已经遍布于全城,每家都顾客盈门,尤其是在夜间。客人们点的最多的菜是炒‘杂碎’。”

自此,“杂碎”菜谱便成为大众媒体上颇受欢迎的实用内容。“杂碎”店也开始从唐人街向当地的高档地段进军,并受到一致的欢迎。

有意思的是,1904年,一位在美国出生、从未去过中国的旧金山华人莱姆·冼,向法院提交了诉状,宣称是他在李鸿章访美期间,“发明”了这道菜,以满足人们对中国的好奇心,因此,他拥有“杂碎”的专利,法院应该签发限制令,要求所有中餐馆未经许可不得烹制和供应“杂碎”。《纽约时报》对此报道说:“这位号称是发明炒‘杂碎’菜式的中国人说,炒‘杂碎’里面一丁点儿‘天朝’内容都没有。”

“杂碎”一词开始大举进入美国的主流文化,画家爱德华·胡泼在1929年创作的油画《杂碎》,清晰地记录了“杂碎”已经成为高档社区的一部分,而不只是破败唐人街的标志。

这时的美国人,已经知道了中国本土其实并无“杂碎”这道“国菜”。1924年3月25日的《洛杉矶时报》报道了记者在广州的见闻,很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居然吃不到著名的“杂碎”:“中国似乎从未有过这样一道菜。但是它在美国却被当做正宗的中国菜来满足大众的需求。”该报用一个冗长的标题宣告了这点:“中国有很多中国的东西,但没有‘杂碎’。”

到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杂碎”进入了美军的菜谱《美国军队烹饪食谱》,日后出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还是一个少校时,就是“杂碎”的忠实粉丝,“杂碎”也因此在日后随他进入了白宫。

“杂碎”虽然与李鸿章无直接关系,但确实依托他的知名度,提升了这道美国产的“中国国菜”的市场营销速度,从这个角度讲,梁启超说的“李鸿章功德之在粤民者,当惟此为最矣”,也不为过。

李鸿章访美,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使命,就是试图废除或舒缓“排华”法案,但这如同他这次出行其他国家的使命一样,都没能成功。而无意间促销“杂碎”的小小经济成就,多少也能改善在美华人的经济状况。只是,对于李鸿章这样一个备受世界敬仰的政治家而言,是否有一种舟大水浅的无奈与无力呢?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中国改革史窥探者,著有《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国运1909》《绝版恭亲王》等。雪珥信箱:snowswords@hotmail.com

上接

D1

吴晗的尸体已被带走,只有一条血迹斑斑的裤子留在了姐弟俩手中。从此,姐弟俩相依为命,苦度人生。1975年,小彦被捕入狱。被抓走那天,刚动过阑尾炎手术,身上还有医生当日开具的证明。她脚带镣铐,阑尾疼痛就给止痛片,哭喊就注射冬眠灵,门牙被打掉了,额头上打开了口子……农历八月十五之夜,小彦在牢房里想起了全家一起度过的最后那个中秋节,此时彼时,此地彼地,死者生者,百种滋味交杂缠绕,她毅然用死向当权者们提出了抗议,但未能如愿。她刚被抢救过来,就又被送回了牢房。

1976年9月23日,在黎明之前的黑暗中,22岁的小彦死在狱中。此时,距江青集团垮台和文革结束只有两周时间。

吴晗以真挚的热忱,按照当政者的意图,让海瑞这具政治僵尸再度复活,结果反使自己和两位亲人相继丧命。富有戏剧性的是,海瑞和吴晗,尽管相隔三个多世纪,但无论人生遭遇、政治主张、道德观念,还是个人生活,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吴晗似乎远不如海瑞幸运,至少那位“海青天”的结局,是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宽恕。

作者为纪实文学作家,著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三部曲)。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