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勾画日本倒幕运动读起来有点像金庸武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6.12 点击数:0
半岛晨报

【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0.06.1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日本的“明治维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们自己的“百日维新”,中国根基不牢的“戊戌变法”,使得近代的中国失去了第一次和世界发展接轨的机会。而相似的社会背景,为什么日本的变法会成功?这本《明治天皇》可以给读者一个满意的解答。该书白描般的写作手法,使人在阅读时常常会有重新捧起金庸武侠的感觉。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令远教授看来,《明治天皇》这本书“很有意思,有咀嚼的价值”,而其介乎于传记和小说之间的呈现方式,“更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和了解日本的历史”。 1 鸿篇巨制 三卷故事内容环环相扣 十九世纪中期,日本幕府末年,外国船只频繁出没日本近海,要求日本通商开国。德川幕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同时,贫困潦倒的日本宫廷、当朝天皇孝明帝也为此事忧虑。有志之士开始思考救国之道。他们打出“尊皇攘夷”的旗帜,力争借国难之机迫使幕府交还权力,实现国家的革新。此时,被送入宫廷侍奉天皇的大纳言中山忠能之女中山庆子怀孕了。在举国关注的目光之中,一个男婴被顺利产下。他便是在日本幕末乱世出生,肩负着日本近代重大变革之任的明治天皇。《明治天皇》是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的鸿篇巨制,勾画了日本十九世纪中期那场全民奋跃、充满曲折的倒幕运动。书中对“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重大历史事件的描写翔实生动。《明治天皇》共有上中下三册,三卷故事内容环环相扣。 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在这本书里,不仅能了解日本的政治体制改革,更可以看到对日本皇室的大量描写,以及和服、和歌、庙宇等具有日本民族风味特色的文化。 2 通俗好看 读起来像《东周列国志》 因为是做日本研究的,平时阅读的资料也很多。刚看完《明治天皇》这本书时,胡令远教授觉得没有什么,但过几天再回味起来,“觉得这本书其实很有意思,有咀嚼的价值”。 胡令远说:“我认为《明治天皇》这本书对中国是非常有意义的。中日两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但其实中国一般的老百姓对日本的历史了解很少。而明治天皇算得上千古一帝,在日本历史上是非常特别的一个人物。 ”在近代,其实日本的命运和中国一样,作为东亚的国家,大家都有过共同的命运。在胡令远看来,书中讲到的“黑船”在日本近海出没等细节对中国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很有启发。读这本书会对加强两个民族间的了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胡令远认为这本书将来会成为针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经典读物。“《明治天皇》通过介乎于传记和小说之间的一种呈现方式,作为一本通俗的读物更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和了解日本的历史。这本书并不是学术性很强,也不是只适合精英群体阅读。虽然是人物传记,但读起来感觉像是《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在讲述历史的同时,叙事又很风趣。”《明治天皇》虽然讲述的是一段历史,但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阅读起来颇为引人入胜。 另外,《明治天皇》在语言方面将日本文学细腻的特征充分显现,“这本书和中国的历史类读物有所不同。日本文学本身比较细腻,细致的描写比较多,这对中国的读者应该是一次不同的阅读体验。 ”胡令远相信,各种样式的日本文学在中国还是很有市场的,经过时间考验,《明治天皇》这本书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3 两书比较 比《德川家康》精炼许多 一年前,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风靡中国书市,该书至今畅销不衰。胡令远指出了这两部书的不同之处。“德川家康和明治天皇在日本历史上作为风云人物,他们的背景和立场完全不同,代表了日本的两个方向,是皇家和武家的区别。两家其实是对立的。日本的二元政治非常有意思,虽然实权在幕府手中,但他却要经过天皇的任命,两者关系很微妙。而两者形象也是完全不同的。此外,在描写上,两者的性格完全不同。通过他们的传记可以展现日本不同的历史风貌和历史人物。 ” 胡令远说,由于明治天皇是处在日本历史转折点上的一个人物,因此,《明治天皇》这本书一开始就给读者带来一种风云变幻的压迫感。从形式上看,《德川家康》篇幅太长,要想看完此书实在是一件劳心又劳力的大工程。而《明治天皇》就精炼了许多,并且书中的纵横捭阖、权谋机诈之术更加高明,血雨腥风、撼人心扉的情景也更有现代感。 德川家康的忍耐、谋略和权术一度成为中国政界、商界人士谈论的热点话题。在胡令远看来,“明治天皇通过谋略,一点点地迫使幕府交出权力,在博弈的过程中,体现了很多手法,影射到现实生活中,比如企业失去了商场中的某个领域,而通过怎样的方法和谋略使失去的复得,书中说到的这一层含义恐怕是一部分读者比较关心的。 ”C10a ■精彩章节 日本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 19世纪末,西方列强大兵压境,试图敲开日本国门。书中日本沦为其殖民地的那几个章节,光看英国、荷兰、美国等国威逼利诱,迫使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口岸“通商贸易”,爱国人士为了维护日本主权,与之斗智斗勇的段落,就忍不住会想到我们的《林则徐》《鸦片战争》等影片……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样的屈辱,难免会让中国读者对此有着切肤之痛般的共鸣。共通的“爱国主义”情绪的渲染,也无形之中降低了这本书的阅读、理解门槛,从而带来的则是更多的比较与启迪。C10c (瞿晓) ■读家点评 “小品式”文字增添了可读性 在几个章节中,都有具体的历史事件作为依托,但让笔者感到出彩的并不是这些历史事件的还原,而是衬托这些历史事件的一些故事的描述,如《撤退的得失》一节,写道:“佩里公然违反和香山荣左卫门的协定,派出测量船在内海左突右窜。在他的《日本远征记》里,强压怒火旁观的日本警备船、岸上老百姓赠送的物品都被曲解成日本国民对他们的欢迎。 ”书中甚至写道,士兵们为了答谢送来淡水和水果的老百姓,特地对天鸣枪给老百姓看,居民们兴高采烈地朝着鸣枪的方向聚拢而来。其实,佩里颠倒黑白的记述无非是想辩解,虽然日本政府不欢迎他们的到来,但日本的国民并非如此。显然,村民们抱着好奇心前来围观,害怕惹恼了洋人,只能敢怒不敢言,强装出一副笑脸罢了。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国民会欢迎胡乱开枪的军队呢? 一个狂妄自大、好大喜功的侵略者的可笑嘴脸被这样短短的一段文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类似的精彩段落在书中不胜枚举,这样“小品式”的文字也增添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由于德川幕府那段历史和本书所叙述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没能在字里行间把这些关系纠结交代清楚,对于普通的读者而言,显然是一种难以逾越的阅读障碍。不过,对于有兴趣捧起这本书的读者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激发他对相关历史的兴趣,进而去延伸阅读的契机吧。 C10d (瞿晓) ■译者提醒 冷静思索客观评价 原小说自1963年开始连载,至1968年结束。这段时间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山冈庄八通过这部小说探讨了整个日本民族的个性,旨在通过小说中彰显出的大和精神鼓舞世人,励精图治。 《明治天皇》连同另外两部长篇巨著 《德川家康 》(1950-1967)、《太平洋战争》(1962-1971)一道被评价为认识日本民族必读的三部曲。毋庸置疑,它对了解明治时代前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日本近代精神不无帮助。然而作为中国读者,面对这部美化和神化日本天皇的作品需要冷静地思索和客观地评价。毕竟作者山冈庄八在作品中所依附的思想和迸发出的情感来源于个人的二战经历和所接受的日式传统教育。所谓知己知彼,想必中国读者在读完这本饶有趣味的日本小说后一定会有所收获,能够更近距离地看待日本这个国家以及明治时代的神话与历史。 由于本书名为 《明治天皇》,书中自然包含了大量对日本皇室的描写,以及对天皇的竭尽赞誉之词。而且,日本式的“神国”思想和报答天皇“大御心”的忠君理念更是充斥着小说的始终。对此,译者认为,作为一名日本作者,拥有如此的思维方式及创作风格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中国读者应理性面对。C10b (胡晓丁)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