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宝贵夫人陶氏墓碑现淮安

作者: 暂无 日期:2012.03.25 点击数:40
淮海晚报

【报纸名称】淮海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3.25

【版次】第A6版:乡 土

【入库时间】20120520

【全文】

人物春秋

【】

墓碑是从位于左宝贵墓南侧的左宝贵守墓人房屋的墙基下挖出的。墓碑主人左老太太陶氏应当是在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代民族英雄左宝贵将军的第一夫人。

■徐爱明 祁 宏 孙 权

3月17日下午,笔者接到热心网友河下郎中的爆料,在淮安区河下古镇新路村拆迁工地发现左宝贵将军夫人陶氏墓碑。

当笔者赶到拆迁工地的现场时,满眼望去,只见到处都是拆迁下来的残砖剩瓦,挖出墓碑的地方有两个大大的深坑。住在附近的庄邻热心介绍,拆迁工人在拆除房屋的过程中挖出一块完整的墓碑,墓碑清洗后,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辗转之间,笔者终于在居民家中见到了这块墓碑。

墓碑为青石材质,高1米,宽0.35米,厚0.15米。墓碑正面上半部文字为楷书阴刻,中间主体刻着“山东费县回族左老太太陶氏墓”,右上侧刻有生卒时间“生于道光十三年四月十六日”、“殁于民国五年冬月初四日寿终”,左下侧落款为“长媳脱佩兰率子光祖暨孙左堃、左步清敬立”。据墓碑的收藏者说,墓碑是从位于左宝贵墓南侧的左宝贵守墓人房屋的墙基下挖出的。根据墓碑上的文字以及挖掘的位置可以推测,墓碑主人左老太太陶氏应当是在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代民族英雄左宝贵将军的第一夫人。

左宝贵(1837—1894),清末著名民族英雄,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县人,幼年沿运河逃亡,长期寄居淮安河下,在淮安娶妻生子,后投身行伍,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晋升为建威将军,记名提督,广东高州镇总兵。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甲午战争,左宝贵受命领军赴朝参战,战死平壤城头,谥“忠壮”,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战死的第一人,也是职位最高的人。左宝贵血战平壤,威武不屈的英雄行为,日本侵略者感叹为“三千年来赫然磅礴于东洋的固有武士精神”。光绪皇帝为之作《御制祭文》、《御制碑文》,光绪御制祭文云:“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喑呜之壮气未消,仓猝而雄躯遽殉。”左夫人陶氏及其亲属,遵奉朝廷旌表和按照回族葬礼,在河下墓地为他举行衣物下葬仪式,并建造了“左忠壮公祠”。事迹入《清史稿》、《清史列传》等官修史籍。

陶氏夫人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本河下镇湖嘴大街上梁家烧饼店的内侄女,从小寄养于梁家,河下人俗称陶二姐,有气质,有教养,豪爽之气不让须眉,后嫁给逃亡到河下的左宝贵为妻,成为其第一夫人。当甲午战起的时候,作为总兵的左宝贵要开赴前线,左夫人陶氏给丈夫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唠家常外,要紧的话却有两句:“对敌以勇,但学前朝霍去病;事国以忠,莫忘乡贤忠节公(关天培的谥号)。”关心国家,抗御外敌,不惜丈夫牺牲,表现出一个女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与此成鲜明对照的是,同为总兵、并负责指挥平壤战役的卫汝贵在率部赴朝前,首先将十万两白银的军饷运回安徽老家,其夫人随即回了一封家书,千叮咛万嘱咐,要老公保命全身为第一。平壤之战,卫大人果然溜之大吉,慌乱中遗失了夫人内旨,竟被日军缴获,后作为日本军部教育士官的反面教材。当时上海《申报》在刊登左夫人家书的下方,原文登出了卫夫人的家书,顿时舆情哗然,成为时人笑柄。陶氏夫人的长子左文章(娶妻脱佩兰,即碑文中的长媳,现已退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左步青为其孙),次子左焕章早逝。陶氏夫人晚年居于清江浦,曾捐资修建了南京大辉复巷清真女寺、南京汉西门清真寺,捐办淮阴清真寺穆英小学。陶氏夫人于1916年去世,享年83岁。

此墓碑的发现对研究左宝贵及其家族的成员结构、地方历史、回民丧葬风俗有较高价值。

右图:左宝贵将军夫人陶氏墓碑。

上图:河下古镇西侧的左宝贵墓。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