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将领左宝贵在营口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7.11 点击数:10
营口日报

【报纸名称】营口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11

【版次】第07版(营口史话)

【入库时间】20140730

【全文】

左宝贵

(1837-1894),山东费县人,回族,行伍出身。1856年投效清军江南大营,进攻太平军。后长期驻奉天(今辽宁沈阳)。1889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奉天。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率所部自辽东渡鸭绿江开赴朝鲜平壤,守北城玄武门。9月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平壤守军总统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走。左宝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并登城指挥与敌激战,身受重伤仍坚持督战、燃放大炮,后中炮牺牲。

刘素英

1884~1889年,有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营口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历史的足迹,他就是晚清的爱国将领左宝贵。

左宝贵出身贫苦,父母早亡,兄弟三人,以做皮匠为生。1856年,左宝贵同胞弟宝贤、宝清应募入伍,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随清兵转战大江南北,屡立战功,受到重用,累升千总、都司、游击、参将、总兵、记名提督,成为清廷高级军官。光绪元年随刑部尚书崇实北上,驻防奉天近二十年。

1882年,清政府为加强东北海防,拨出银两在辽河入海口修建炮台。光绪十年(1884年),炮台工程进行到关键时刻,清政府命左宝贵统带练军营驻防营口,筹办海防,督修炮台。他带领士兵经过4个寒暑奋战,于光绪十四年(1888)把炮台建成。西炮台的修建和炮位的设置,无不蕴含着左宝贵的心血和智慧,他为祖国的海防线筑起了一个坚实的壁垒。

左将军踏上营口的土地,也把一腔恤民之情留在了营口。初到营口,看到营口唯一的一座清真寺已多处坍塌,“目击神伤,慨然以捐助为己任”。首先倡捐,带头出资重修清真寺。为了把这件事做好,他决定组织和调动民众筹款,提出了“每宰一头病瘸牛,提出市钱二吊四百文”,用以“筹款集捐,拓展院落”,并劝诸军门慨然助金。经过一年的筹建,在原来清真寺的旧址上,建起大殿五间,楼殿一间,砌起了院墙,修建了大门,正中悬挂着大匾,上书“道和中庸”四个大字。还请来了首任阿訇赵瑞恒掌教。左宝贵每到清真寺,赵阿訇便起身相迎,而左宝贵对此深感不安,他对赵阿訇说,“阿訇老人家,你老是一方的掌教,回民的官长,我是教末,在你的领导之下,而你却如此对我,我实在不敢当,请你以后不要起坐迎送。”可见,左宝贵不仅是一个忠诚的穆斯林,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长者。现在营口清真寺内还存有两块记事碑,一块是《重修没沟营清真寺碑记》,一块是《经修南北水房卷棚碑记》。

左宝贵虽然出身贫苦,却一生好学深思,“晓畅兵事,谋勇兼优”。为了帮助营口的回族子弟学习文化,他倡导在寺内开办了学堂,聘请回族秀才杨乃赓任教,免费为回族儿童开蒙。在学校的大门上,左宝贵题写了匾额:“经书义学”,楹联是“扶持正教要在循规蹈矩挽救颓风先宜诚意修身”。他在督建炮台之暇,常轻裘缓带,亲至学中考其课程,循循然有儒士之风。

左宝贵驻营口期间,正是传染病天花肆虐的阶段。为了抵抗天花,凡民间有出痘的人,立即迁出城外进行隔离,以防传染蔓延。贫苦小民移居城外,无居无食,有的将弱子稚女,抛弃道旁。天花的横行,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灾难。那时接种牛痘已经引入中国,但对牛痘的施种,国家方面没有制定专门具体的政令,左宝贵却毅然肩起了这个责任。他捐资设立了施舍药物治疗天花的慈善机构——营口保生公所,有平房数间,在这里施种牛痘,收治天花病人,使一些天花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得以活了下来。

当时,营口百姓吃水主要是坑塘水。有一句形容当年营口吃水情景的顺口溜,“春天吃水贵如油,夏天吃水满街流,秋天吃水绿油油,冬天吃水化冰溜”。左宝贵目睹了营口回民的吃水状况,看在心里,急在心上,便支出自己的俸银,为回民购买数亩土地,在练军营教军场东墙外开掘一个大蓄水塘。为保持塘水的清洁,还委派两三户回民住在塘边负责看管,营口的回民因此饮上了较洁净的塘水。

左宝贵在营口期间,军纪严明,不仅严惩违犯军纪军规的官兵,而且处处关心士兵的生活和疾苦。他在军中专门设有回民营,营中专有回民统领,每营必有两位伊斯兰教老师傅,专为回民官兵办理肉食和葬仪。他亲自选定的官厨王鸿升和老马,后来都定居营口,王鸿升后代已传至第七代。

1889年左宝贵奉调回到奉天。虽然在营口仅仅驻留了四年的时间,但他的事迹却镌刻在营口的史册,作为地域文化的精华,融入营口人的精神世界。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左宝贵率部开赴朝鲜平壤。9月14日,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左宝贵亲自登城指挥,与敌展开了激烈战斗,他身受重伤仍坚持督战、并亲自燃放大炮,后中炮牺牲。战斗中他慷慨陈词:“敌人悬军深入,正宜出兵痛击,使其片帆不返,不敢再正视中原……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牺牲的第一人。其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舍生忘死的爱国情怀,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上。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