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刘步蟾墓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4.08 点击数:120
焦作晚报

【报纸名称】焦作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4.08

【版次】第15版(人文山阳)

【入库时间】20140420

【全文】

□王明彤

中站区府城办事处府城村有一个刘步蟾墓,位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铎、王愈、王懋墓地西南方的刘姓祖坟内,墓冢前有中华民国时期所立石碑一通。石碑高170厘米、阔59厘米、厚28厘米,上刻“清例授文林郎刘公讳步蟾字分香行二”等字样。

书本上的刘步蟾

我上学进修时,使用的是《中国近代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描述北洋水师黄海战役时,载,1894年9月17日,中国舰队在返旅顺的途中,遭到日舰截击。丁汝昌率领舰队列队迎战。战斗开始不久,丁汝昌即由旗舰“定远”号的飞桥上跌落,身负重伤。“定远”管带刘步蟾接替指挥。……傍晚,日舰首先退出战斗,黄海战役结束。

后来,北洋舰队中的外国顾问和教官勾结一些无耻将领,逼迫丁汝昌投降。舰队中苟且偷生之徒拒不执行丁汝昌冒死突围的命令,丁在绝望中自杀殉国。刘步蟾等一批海军将领及避守岛上的陆军将领也一同服毒自尽,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载,光绪二十年(1894年),北洋舰队从大连护航运兵到大东沟,在准备返航时,为日本舰队所袭击。海战刚开始时,丁汝昌位于旗舰定远号的飞桥上。飞桥年久失修,在定远号发出第一炮时就被震断。丁汝昌自空中坠落,身负重伤。右翼总兵兼“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代替丁汝昌负起了指挥作战的任务。……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在不利的形势下坚持战斗到底,终于使敌舰不得不退却。

1895年,日军以同样的后路抄袭的方法进攻威海卫。丁汝昌这时已无力统帅全军,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其他将领向敌人发出了由浩威起草的投降书。

《中国近代史词典》载:刘步蟾于1894年9月,随丁汝昌率舰护送运兵,归航时遭日舰袭击,初不知所措,丁汝昌负伤后,代为督战,应付变故。1895年初,日军进犯威海卫时,他移舰抵抗,旋坐舰定远中炮受伤,军中英籍顾问浩威等勾结一部分官兵哄闹乞降。他见势不可挽,遂沉舰自杀。

这三本较有权威的书,对刘步蟾最后的归宿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中国近代史纲》是“沉舰自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向敌人发出了由浩威起草的投降书”;《中国近代史词典》是“服毒自杀”。而《中国历史学习手册》则是“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下令沉舰,也自杀殉国。2月11日,海军提督丁汝昌拒绝投降,自杀殉国。”真相如何,让人莫衷一是。

我听到的刘步蟾

站在刘步蟾墓前,勾起了我脑海深处的点滴记忆。我进修时,教历史课的李教授讲中国近代史时,讲到大东沟之战时,说1894年秋,北洋水师遭日舰截击,丁汝昌听到炮响,吓得从舰桥上跌下摔伤,无法继续指挥舰队迎敌。紧急时刻,管带刘步蟾代为指挥,与敌舰对战,才使舰队免遭更大伤亡。

讲1895年威海卫战役,说由于李鸿章一心保存实力,不让舰队出战突围,结果遭日舰重创,海军中的外国人勾结部分中国军官企图投降,丁汝昌眼见指挥号令无人听从,就自杀了。刘步蟾奋力指挥部分官兵迎战,但由于人心不齐,战斗力大打折扣,最后与舰船一起沉入海底。

李教授还讲,刘步蟾到底是哪里人,现在还没有弄清楚。因为刘步蟾是在福建上的学堂,又在福建报名出国受训,一般都认为刘步蟾是福建人。但是,刘步蟾讲的不是福建当地土语,很有可能是随家人到福建经商做生意,而在福建上学,被误认为是福建人的。李教授讲,刘步蟾死后,清廷授予他“文林郎”荣誉封号,武将给了个文官封号。

在黄海战役时,刘步蟾是“右翼总兵兼管带”。虽然他在提督丁汝昌负伤、群舰无首的混战中,主动担负起指挥任务,重创敌舰队,使北洋舰队免遭更大损失,发挥的作用比邓世昌大得多,但好像没有邓世昌直接冲撞敌舰壮烈。在威海卫战役中,他力拒舰队洋员和部分官兵乞降,最后沉舰捐躯,我认为同样壮烈。他和无数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捐躯的先烈一样,同样值得我们纪念、值得我们崇拜。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