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学者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7.18 点击数:40
华商晨报

【副篇名】为刘步蟾正名

【报纸名称】华商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18

【版次】第B03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入库时间】20140830

【全文】

爱国将领刘步蟾后代

首次露面接受媒体采访——

刘琪提供的刘步蟾照片

1947年,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问世,称刘是“卑污的懦夫”,其罪名也是“擅自改阵”,“违反议定的阵势”,“企图居中躲避炮火”。

由于范老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他的话也就一锤定音,为中国学术界所普遍接受,刘步蟾的历史地位也就此似乎成了无可争辩的定论。

从此,刘步蟾身后背上了恶名,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将领中一个突出的反面典型。

直到数十年后,甲午战争研究专家才将被歪曲的历史还原,史学界逐渐取得一致意见。刘步蟾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地位得到公正对待。

刘步蟾第五代孙女刘琪

“1977年,我入团入不了,学校说我们家有历史问题。父亲那时也一直没入上党,他告诉我,我们家从根儿上就有问题。”刘琪说。

这个“根儿”,就包括曾被描绘为“贪生怕死”的刘家祖辈、清北洋水师海军右翼总兵、定远舰管带刘步蟾。

刘步蟾是甲午战争期间奋勇抗战,杀敌立功的爱国将领。但他在殉国后, 被政敌英国人泰莱出书歪曲为临阵退缩、贪生怕死的懦夫, 蒙受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白之冤。1962年电影《甲午风云》,让刘步蟾的“贪生怕死”的懦弱形象深入人心,更是让刘步蟾的后代抬不起头。

7月10日,刘步蟾后代首次接受媒体采访,讲述家族“蒙冤”数十年的故事。

看电影时,还不知道刘步蟾是自己祖先

“我对刘步蟾的印象就是《甲午风云》那部电影,刘步蟾手里拿个望远镜,看着日本舰队说这是美国的舰队,就是个叛徒形象。”刘琪的丈夫顾群力告诉本报记者,当年同学给顾群力介绍对象时,告诉他女方家里很有背景,是刘步蟾的后代,“我说刘步蟾不就是个叛徒吗?”

刘琪第一次看到《甲午风云》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是刘步蟾的后代,知道了之后又再看了一遍,“敢情就这形象。”电影为了把刘步蟾打造成叛徒形象,特意找了长相不佳的演员来扮演,脸型很瘦,而刘步蟾本人是圆脸。

但两人的婚姻没有受到“叛徒”字眼的影响,可是因为祖上是刘步蟾,刘琪和父亲刘永荣受到的影响大一些,这是刘家人至今不愿意出来讲述的原因。7月10日,本报记者见到低调的刘琪和顾群力之前,曾数次约访,“如果你不是这么给我们打电话联系,我们不会接受媒体采访,谁都找不到我们。”

刘琪今年51岁,是刘步蟾的玄孙女,第五代后人。刘家祖籍福州,但从她爷爷刘炳芬那一代起就在上海。刘炳芬在国民党政府中任海军舰长,奶奶是林则徐的后代。

刘琪的父亲刘永荣是独生子,生于1928年。

在刘琪的讲述中,父亲天资聪颖,是国家质检总局有名的技术专家,后来成了外事处的处长。刘永荣自幼性格内向,参加活动不积极,也一直都没入上党。后来刘琪才知道原因,父亲的档案里有一条:祖先是“卖国贼”!祖先的事,他从不跟家人提起,但他默默地收集了很多对刘步蟾正面评价的资料,如清政府对刘步蟾的嘉奖和履历造册。

直到刘琪上初中积极要求入团的时候受到了牵连,她这才知道祖先原来是甲午战争中的重要将领。“入团时老师说我不够年岁,但是可以破格,因为我表现特别好,可第一拨团没入上。当时调我爸的档案,老师说你们家有历史问题,我说有什么历史问题啊?我回家问我爸,我爸才说了祖上是刘步蟾,但我爸说这是颠倒黑白。”后来刘琪听母亲说,父亲因为这些问题也入不了党,提不了职。

因爷爷刘炳芬曾是国民党政府的海军舰长,她问父亲,所谓的历史问题到底是指刘步蟾还是爷爷刘炳芬,父亲告诉她,“反正我们家从根上就有问题。”但,刘步蟾真的是电影里那么一个反面角色吗?

刘步蟾在学生会考中,得名“刘冠军”

《甲午风云》1962年在全国上映后,刘步蟾长子一支的后人被激怒,上书有关部门,抗议电影将祖先演绎成一个民族罪人,也曾经去长影找过,说“不能这么丑化我的祖先。”顾群力说,电影放映后,岳父一家人一直背着黑锅,直到1978年4月13日,辽宁学者孙克复和关捷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的文章,刘家人认为,但就算给祖先正名。

刘琪还拿着报纸给老师看,1979年,刘琪顺利入了团。“后来又拍了一部甲午战争的电影,刘步蟾就不是那种形象了。”刘琪说。

当时,刘永荣的年岁已经大了,激动的他把剪报做成册子给堂叔刘履祥邮寄了过去。刘履祥是刘步蟾的孙子,新中国成立前去了美国,是美国加州机电协会的会长,一直和刘永荣、刘琪有联系。正名之后,刘履祥和山东社科院学者戚其章取得联系,支持对刘步蟾的研究,后来刘履祥于80年代末去世,没有后代。戚其章是甲午战争研究权威,1977年曾在沈阳召开的《中国近代军事史》书稿讨论会上宣读论文《应该为刘步蟾恢复名誉》。

刘永荣家里没什么刘步蟾的遗物,父母去世后,所有传家之物都留在叔叔家里,他自己只有一块怀表,但丢失了。刘永荣家传的很多刘步蟾遗物被上海的堂弟刘鑫捐献给甲午战争博物院。

刘琪认为,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但对家族详情,刘琪不甚明了。顾群力认为岳父一家是刘步蟾次子刘镜瀛这一支,刘镜瀛在上海生活,刘永荣也是从小在上海长大,从来没回过老家福建。

顾群力搜集了一些家族资料,其中包括1908~1909年刘步蟾三儿子刘镇藩给清政府写的刘步蟾生平。

本报记者看到,刘镇藩呈送的刘步蟾生前事实中称,刘步蟾自幼孤贫,对母亲特别孝顺,20岁的时候思维缜密,有较强的洞察力,“洞澈幽微”,同治十六年,考入船政学堂,进入后学堂学习英文、数学测量、天文地域、驾驶船艺等课程,学习期间刻苦勤勉,紧衣缩食,多次考试都名列第一名。毕业时,刘步蟾以“一等一名”的成绩上“建威”舰练习,在南北洋面历经风涛,后来在闽广驾驶学生会考中,得名“刘冠军”。因成绩优异,沈葆桢给其五品顶戴,第二年为候补管驾。

光绪元年,沈葆桢派刘步蟾随同监督日意格共赴欧洲考察学习海军武器装备,归国后被推荐为都司。从英国留学回国后,被任命为游击并赏顶戴花翎。光绪十二年被李鸿章任命为“定远”铁甲舰管带,光绪十四年被赏“强勇巴图鲁”,同年补授北洋海军右翼总兵。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鏖战黄海,丁汝昌负伤,刘步蟾代为督战,表现优异,发炮连伤日本数舰,特别是重创敌旗舰“松岛”号,使其丧失战斗力而驶逃。翌年2月,日本陆海两军合击威海卫港,“定远”舰中敌鱼雷,刘步蟾遂自杀殉国。

刘步蟾殉国后,清政府从优赐予长子刘长彬“二品世袭骑都尉兼一云骑卫”,二子刘镜瀛供职上海“江海北关”,三子刘镇藩就职于海军部。

当年,孙辈刘炳炎、刘炳芬、刘守竞、刘履祥均属幼年。

刘步蟾后代去刘公岛常常默默心祭祖先

对于顾群力来说,惟一感觉到刘步蟾是民族英雄的时候,就是去甲午战争博物院那次。

1994年7月,他因偶然机会去刘公岛旅游,当年是甲午战争100周年,看到纪念甲午海战的文字后,他试着问工作人员,能否去看看夫人高祖的资料。工作人员问“高祖是谁?”顾群力回答“刘步蟾”,当时院长戚俊杰出来了,让顾群力提家谱上的名字,顾群力提了岳父刘永荣的名字,戚俊杰说和博物院的备份对上了,不是假冒的。顾群力在戚俊杰的陪同下,参观了甲午战争博物院,还把刘家人的后代名字续上。

“我当时感觉跟别人不一样,还有些激动。我看了舰船和照片,又照了相。戚俊杰告诉我说可以照相。馆里还有其他的人照相,戚俊杰馆长就说这里不允许照相,照相的人说那为什么他可以照?戚俊杰说,你能跟他比吗?他是刘步蟾的后代。”当时那种感觉让顾群力难忘,“确实有些骄傲,觉得脸上有些光彩。”

回家之后,顾群力洗了很多照片,拿回来给岳父刘永荣看,岳父看了特别兴奋。顾群力回忆,那是第二次看到岳父那么兴奋,第一次是在1988年,那时顾群力还是以准女婿的身份和刘永荣聊天,刘永荣提到了祖上刘步蟾的故事,还拿了很多资料给他看,其中包括《光明日报》的剪报。

从刘公岛回来以后,顾群力开始关注甲午战争。他说,刘步蟾性格刚直,即使同乡方伯谦因逃跑面临处斩,也没有替他说话,因此方伯谦后代对刘步蟾有些微词,“如果刘步蟾为他说一点好话,方伯谦也不见得被处斩。”

但由于刘永荣的父母去世得早,刘永荣并未得到太多家族的故事传承。顾群力只能从网上查一些刘步蟾的资料,他查到刘步蟾的家训中有一条是“不能涉毒”。

刘琪因出差的机会去过刘公岛好几次,但从来不张扬,不说自己是刘步蟾的后代,每次都只是在岛上默默地转一圈。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颖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