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身后多波折 子嗣众多常忆英雄事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7.18 点击数:40
东方今报

【报纸名称】东方今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18

【版次】第22版:非常档案

【入库时间】20140910

【全文】

1895年2月,日军围攻山东威海刘公岛,北洋海军最高统帅丁汝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从而成就了他的忠义之名。丁汝昌后裔众多,居住在安徽、北京、南京等地,不少人对革命事业做出过贡献。如今,也有他的后裔,在刘公岛上签名售书。 东方今报特派记者 殷晓章/文图

“海军如败,惟有战至船没人尽而后已。”——丁汝昌

后裔签名售书

清明节前的一天,前来刘公岛的游客络绎不绝。

东方今报记者看到,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一楼大厅出口处,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提督丁汝昌、《甲午海战》作者签售”字样,上边还有丁汝昌后裔丁小龙、丁小明弟兄二人的照片。牌子前摆着一张桌子,上边摆放着一些书籍,几名游客围在桌前。

陪同东方今报记者采访的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杨强说,丁小龙是丁汝昌的第五代孙,旅游旺季里,他从安徽巢湖老家来刘公岛签名售书,其余时间在家务农。今天他有事外出,让一位妇女替他照看摊子。

据了解,《甲午海战》的作者并非丁小龙,他能在此签名售书,是因为他的先祖丁汝昌是晚清北洋海军的提督,坐镇刘公岛。丁小龙家原有丁汝昌留下的一些文物,“文革”时损毁了一些,剩下的八仙桌、盔甲、石印盒、砚台、西餐具等物品,被他捐给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据山东省历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原馆长戚俊杰介绍,丁汝昌是淮军名将,靠军功升职。1881年1月,丁汝昌率北洋海军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2年6月,清政府派时任天津镇总兵的丁汝昌率威远、超勇、扬威等舰开赴朝鲜平叛,使日本干涉朝鲜的计划落空。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丁汝昌被朝廷任命为北洋海军提督。在黄海海战中,58岁的丁汝昌身先士卒,与敌激战,身负重伤后,仍坐在甲板上指挥战斗。在威海海战中,他拒绝日军的威逼诱降,宁死不屈,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护卫还原自杀细节

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提督署,是丁汝昌殉难的地方。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开始后不久,丁汝昌即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旗舰甲板上鼓舞士气。

经过近5小时的鏖战,日军一舰被击毁,三舰受重伤,一舰丧失了战斗力。而北洋舰队致远舰、经远舰、超勇舰、扬威舰沉没,广甲舰逃脱后搁浅被毁,其余各舰皆受重创。

1895年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丁汝昌带领官兵经过13天殊死搏战,打退了敌人的7次进攻。

家住威海北沟村的谷玉霖,曾在来远舰当炮手。来远舰触雷后,他去给丁汝昌当护卫。

据1946年5月18日谷玉霖口述,日军占领刘公岛南帮炮台后,丁汝昌想坚守刘公岛,他先在定远舰,后上靖远舰督战,但为投降派所逼,知事已不可为,就从军需官处取来烟膏,于2月12日凌晨来到提督衙门西办公厅后住屋内吞烟自尽。

1895年2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北洋海军基地陷落。

当年在镇北舰上当水手的苗秀山,是威海刘公岛人,他本人也参加了威海海战。据他生前回忆,领头投降的是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牛昶昞,当时派镇北舰去接洽,他也在船上。结果港里十条军舰都归了日本,只留下康济舰运送丁汝昌等人灵柩到烟台。

一波三折身后事

丁汝昌殉国数日后,李鸿章在代奏电文中说:“丁提督于未被围之先,已派员将水师文卷送烟,誓以必死,孤忠惨烈,极可悯伤……并恳将丁汝昌所得处分开复,以示大公。”

原来,1894年11月,日军进攻旅顺时,丁汝昌被革去尚书衔,摘去顶戴。旅顺陷落后,丁汝昌又被革职,暂留本任。镇守刘公岛时,清廷下令将其交刑部治罪。在刘步蟾等将领的通电请愿和李鸿章的极力申辩下,清廷命令,待丁汝昌手头事务结束后,解送刑部。

丁汝昌的灵柩在其次子丁代禧的护送下,由水路几经辗转从烟台运回如今的安徽巢湖市居巢区高林镇汪郎中村。由于朝廷谕旨“毋庸议恤”,刑部下令将其棺材加三道铜箍捆锁,棺材和铜箍均以黑漆涂之,以示戴罪,并砖丘于其原籍村头,不得下葬。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夏,威海、荣城、烟台、旅顺沿海绅士商民,京外官梁世烺、刘宗汉、潘庆澜等300多人,甘肃提督姜桂题、开缺浙江按察使王仁宝等10人,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直隶候补道曾兆锟等114人,先后呈请北洋大臣袁世凯,为丁汝昌平反昭雪。

1910年4月25日,清廷以“力竭捐躯,情节可怜”,准载洵奏,开复已故前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原衔,丁汝昌才得以安葬于无为县严桥镇的一座山上。

1984年甲午战争爆发90周年之际,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威海刘公岛举办了丁汝昌事迹展览,对丁汝昌宁死不降、为国捐躯的英雄气节给予了充分肯定。

丁氏后裔人丁兴旺

1836年11月18日,丁汝昌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石头镇丁家坎。

现在,丁汝昌亲手修建的丁氏宗祠部分建筑尚在,上写“淮军爱国将领丁汝昌遗迹丁氏祠堂”字样。2007年,丁氏宗祠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2月17日,庐江县召开了纪念丁汝昌首任北洋海军提督120周年座谈会,丁汝昌塑像也于当天落成。

28岁时,丁汝昌一家迁居汪郎中村。汪郎中村至今还住着丁汝昌第五代孙的5户人家,这里也有丁汝昌故居。

1959年,丁汝昌墓遭到破坏。1986年,当地政府拨专款对丁汝昌墓进行了修缮。2000年,丁汝昌墓成为无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按照丁汝昌家族宗谱,丁姓的排辈是先、代、发、荣、昌,丁汝昌是“先”字辈,汝昌是后来改的名。

丁汝昌生有二子,长子丁代龄,清五品衔。次子丁代禧,诰授通议大夫,江苏候补道。丁代龄生有一个儿子丁发聪,丁发聪育有三个儿子。丁发聪的孙子丁杰,在巢湖市某公司上班。

另外,在巢湖市医药总公司上班的丁萍,是丁汝昌第五代孙女,曾任安徽省政协委员的丁昌明,是丁汝昌第五代孙子。

丁汝昌后裔中,有不少人对革命事业做出过贡献。如1934年参加革命的四代孙女丁亚华,1939年参加革命的四代孙女丁亚芳,1945年参军的四代孙丁亚苏等人。

2006年11月18日,丁汝昌诞辰170周年纪念日时,丁汝昌后裔丁亚苏、丁昌明等人赴威海刘公岛凭吊先祖,并向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献了鲜花。海风中,黄色的花瓣在微微颤动,仿佛是英灵对亲人的轻轻诉说。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