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后人的伤痛记忆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5.23 点击数:80
华商晨报

【报纸名称】华商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5.23

【版次】第B03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入库时间】20140620

【全文】

丁汝昌

晚清北洋海军提督。早年参加太平军,后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8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后弹尽粮绝自尽殉国。

山东威海刘公岛,原北洋海军提督府内,一位老人静静地坐在门口。

老人脸膛晒得黑红,满脸皱纹,穿着灰色棉布的夹克衫和深蓝色的裤子,

和记者交谈时总是寥寥数语,不善言辞。

在他面前,有一张桌子,放着一盒红色的印泥、一大一小两块印章、

20多本所销售的书籍,最前边还有两块摆台,其中镶嵌的是两个人的照片和家谱。

照片中的一个人就是桌边这位老人丁小龙,另一位是他的弟弟丁小明。

家谱显示,丁小龙和丁小明为海军提督丁汝昌的第五代玄孙。

北洋海军提督府门口的丁小龙

丁小明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颖 摄

袁世凯曾带头为丁汝昌“平反”

丁小龙在这里已经待了6年,帮助销售甲午海战的书籍。家谱介绍,丁汝昌的原配钱氏(1838~1872),为丁家坎村南二里钱家冈村人,5岁成为丁家童养媳,生下儿子丁代龄和丁代禧,丁小龙和丁小明便是丁代龄这一支。

丁小龙原是来自丁汝昌祖籍安徽省庐江丁家坎村的农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丁汝昌家族的后人。丁小龙回忆,由于祖先丁汝昌留下了丰厚的家底,自己的家原本是比较有钱的。

从清朝时丁汝昌执掌北洋水师,到民国期间,丁家几代人经历了多次沉浮。

1895年北洋水师于刘公岛全军覆灭之后,自杀殉国的丁汝昌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谅解。丁汝昌以身殉国后,清廷视丁汝昌为罪臣,将其原来的职务一撸到底,对丁汝昌的殉国行为没有任何抚恤,丁汝昌成了甲午战败的替罪羊。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朝廷认为丁汝昌“力竭捐躯,情节可怜”,恢复已故前北洋海军提督丁妆昌原衔。

丁家重获荣耀,与袁世凯是分不开的。1910年,袁世凯也曾上奏给丁汝昌“平反”。

丁汝昌和袁世凯的渊源很深,袁世凯的叔叔袁保龄当年在辽宁旅顺,是一名负责基地工程的道员,级别为二品,与丁汝昌关系很好。后来,袁保龄由于积劳成疾,死在任上,当时袁世凯跟着叔叔袁保龄在一起。袁保龄是李鸿章的部下,袁保龄去世之后,李鸿章对袁世凯非常关照,并举荐他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员,负责清政府和朝鲜官方的接洽”。朝廷把袁世凯派到朝鲜后,袁世凯实际上成为清政府在朝鲜的代言人,大小事务都由他来定夺。

期间,北洋海军多次去朝鲜巡航,尤其是1882年和1884年,当时日本在朝鲜策划政变,北洋海军则负责平息和善后。在此期间,袁世凯和丁汝昌合作得很好。

丁汝昌自杀殉国以后,袁世凯做过直隶总督、山东巡抚、北洋大臣,权倾朝野,相当于当年的李鸿章。正是在此时,他带头呼吁朝廷给丁汝昌平反,于是朝廷给丁汝昌官复原职,重新给了抚恤,并正式下葬。

受家世所累 后人命途多舛

清朝的北洋水师提督,相当于上将。重获财产和地位的丁汝昌家族,到民国时期还很有影响,社会地位较高,家产丰厚,庄园和土地也有不少。

丁小龙和丁小明的父亲丁荣澍在民国时期是县议员,也是一名老师。

新中国成立后,在土改运动中,丁家的土地都被没收。到了“文革”期间,丁小龙的父亲去世,丁小龙的母亲自杀身亡。

丁小龙回忆说,父母双亡后,自己和弟弟的生活经历波折,“我们家被打成地主,很多传家宝也被毁掉了。”

丁家兄弟孤苦伶仃,在村里被人瞧不起。童年时期的丁家兄弟,没有因丁汝昌家族这个名号感受到荣耀,反而感受到的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并给兄弟两人的一生打下深刻烙印。直到现在,丁小明和记者沟通时,表现得十分内向,基本一言不发。

“丁小明比哥哥内向得多,他从小吃了很多苦,童年的时候,父母双双去世,他被戴上了黑五类的帽子。从小受欺负,受排挤,说话时不敢正视别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馆长王记华告诉记者,由于和博物馆方面多次联系和接触,丁小明和哥哥比较信任博物馆的人。

一次历史调查

为丁家后代摘了帽

王记华为了访问丁汝昌的后裔,征集相关文物,曾经去过丁汝昌的老家巢湖市庐江七次。

王记华回忆,甲午战争研究业界的泰斗人物戚其章先生和研究地方史的刘德煜先生参与了对丁家后人的寻访。

1980年前后,威海市政协文史委派人去安徽做历史调查,了解丁汝昌后代的情况。当他们找到当地相关部门的时候,没有获知丁家后人的情况,因为对方不敢说。“这些后人是地主崽子、狗崽子,属于黑五类,还没有平反,你们去寻访他们干什么?”

寻访者告诉对方:“我们是做地方史研究的,我们认为通过史料记载,丁汝昌在甲午战争时期抗击日本侵略者,最后宁死不投降,自杀殉国,是一个民族英雄、爱国将领。”

当地宣传部门听到后,称要对这件事商量商量,并连夜开会,为丁家摘掉了“地富反坏右”的黑五类帽子。

第二天,被摘掉帽子的丁家后代和专家们见了面,专家们找到了丁家的家谱,了解清楚了各个后代的基本情况。

丁小龙兄弟尽管被摘了帽,但家境还是一贫如洗。王记华回忆,上世纪90年代去丁家访问的时候,丁家兄弟们还住在场院内低矮的泥房里。“但现在境况好多了,兄弟俩帮忙卖书,每个月能拿到固定工资。”

丁小龙说,从2008年开始,兄弟两人来到刘公岛帮助售书,现在的日子过得还可以。

丁汝昌后人多出人物

丁家被摘帽后,丁汝昌的第四代外孙女非常感动,把一块慈禧太后御赐的桌围捐给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这块桌围是她出嫁的时候家里陪送的,当年慈禧太后过寿的时候,将其御赐给丁汝昌。

丁汝昌的家族是值得尊敬的。丁汝昌的后人不忘丁公之志,或许由于承袭了丁汝昌的血脉,这个家族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如丁汝昌的孙子丁智仁,武功高强,仗义疏财,早年在冯玉祥部供职,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丁小龙的大姑妈是丁汝昌的第四代孙女丁亚华,为开国少将张铚秀的夫人。

二姑妈丁亚芳17岁的时候就成为中共地下党,前些年在巢湖因病去世。丁亚芳的儿子赵怀民曾在南京军区当兵,是一个很有文采的诗人,曾经出过诗集。

三姑妈丁亚苏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夫妻两人都是军医,曾在南京八一医院工作。夫妻俩曾经帮助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现役军人中征集名人诗词书画作品,其中包括将军的题词。

丁亚苏曾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在丁汝昌的家乡丁坎村,丁氏族人也有不少在甲午大东沟海战阵亡的爱国将士,如丁代贤、丁代启等等。 

中国海军研究会会长陈悦说,甲午名将的后人们都是知识家庭出身,尽管文革中有人被摧残过,但目前的生活都很不错,也从未以祖先丁汝昌的名义为自己谋求过利益。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颖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