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之死

作者: 陈巨慧,卢昱 日期:2013.05.25 点击数:10
大众日报

【作者】 陈巨慧 卢昱

【报纸名称】大众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5.25

【版次】第06版(往事·发现)

【入库时间】20130630

【全文】

丁汝昌之死堪称中日甲午战争中最为悲壮苍凉的一幕。

困守刘公岛的他,宁死也不愿背叛大清,更不忍心让全岛军兵随自己赴死。在了无希望的那个深夜,他选择吞下鸦片,以一场悲剧给威海卫之战画下句号。

然而,在这个句号之后还隐藏着一个不解之谜:身为北洋海军提督的丁汝昌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降还是未降,历来说法不一。在威海采访时,记者便听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

山东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委员、北洋水师网站站长陈悦表示,1895年1月25日,英国军舰“塞文”(severn)号转递来日军的劝降书后,丁汝昌曾不屑一顾。可到了2月11日,在内无弹药,外无援军,军心溃散,近万军民哀求活命的残酷形势逼迫下,他不得不重新捡拾起这份万钧沉重的书信。在夜半孤灯下,他写下了字字诛心的降信,又书写了一封给老上司李鸿章的绝笔遗书,然后,端起浸泡着鸦片的酒杯,一口饮下。

“他准备去投降,但是没有完成这个手续,为的就是保护岛上近万人的生命。一个人要作出死这个决定的时候是最艰难的事,那何苦又要给自己留下污点呢?我觉得,他之所以要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后再自尽,是更多地把这个投降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陈悦说。

甲午战史研究专家、威东航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孙建军却发表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丁汝昌是拒降自尽,是部分洋员伙同牛昶昞等人盗用了他的名义,策划、组织了北洋舰队的投降活动。

其实,陈悦与孙建军的说法都是有所考证的,但由于当时的亲历者说法不同,也便给丁汝昌之死蒙上了一层迷雾。

丁汝昌先投降后自尽的说法,最早源于登莱青道刘含芳及办理威海营务处二品衔候选道牛昶昞、办理北洋海军营务处三品衔候选道马复恒向朝廷提交的一份《牛刘马三道会陈海军覆亡禀》。

这份报告中,关于丁汝昌自杀和北洋舰队投降的部分是这样说的:“丁汝昌见事无转机,对职道昶昞等言:只得一身报国,未能拖累万人。……不得已函告倭水师提督伊东云:本意决一死战,至船尽人没而后止。因不忍贻害军民万人之性命。……派‘广丙’管驾程璧光送往倭提督船。程璧光开船之时,丁汝昌已与张镇文宣先后仰药,至晚而死。以上各节,职道昶昞、职道复恒亲见确实情形。”

而丁汝昌先自尽后投降的说法,来自姚锡光在1896年推出的《东方兵事纪略》。该书对丁汝昌自杀及北洋舰队投降的过程,提出了与牛昶昞绝然不同的说法。书中称:“十七日,倭水陆复以炮急攻我,岛中愈惶急。……而弹药将罄。是日,得烟台密信,始知东抚李秉衡已走莱州,援兵绝。……旋勇丁、水手露刃慑汝昌,汝昌稍慰之,入舱仰药,张文宣继之,十八日晓夜四更许,相继死。”

那应该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呢?

孙建军说:“我的观点一直非常鲜明,认为丁汝昌是先自杀,北洋海军才投降的。在切入甲午战争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中,我就从证据法的视角来审视丁汝昌一案。过去不管持哪一种观点的学者都没有从这方面论证过。我把所有当时能够掌握的证据资料进行了对比,从当时的角度来讲,说丁汝昌安排投降活动、写了投降书的证据不足,而大量可靠的证据是指向丁汝昌死了以后,是牛昶昞安排了投降活动。”

他表示,丁汝昌之死是研究甲午战争的坎,这个坎过不去,无论是评价人物还是评价甲午战争,都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所以必须要越过这个坎。“要破解牛昶昞是否在丁汝昌死后伪造了降书,其实并不难,只要把丁汝昌的投降书做一个笔迹鉴定,那完全就解决了问题。可是,在这方面,最权威的是公安部的笔迹鉴定,费用很高,一直就没有人做这件事。我买了《笔迹鉴定学》、《笔迹鉴定理论与实践》等大量笔迹鉴定学方面的书,破除了我对笔迹鉴定这门学问和技术的神秘感,并利用这些方法分析北洋海军在投降过程中的4封降书影印件。”

孙建军所说的4封降书,第一封没有签名,按照传统的说法,是丁汝昌写了交给程璧光,送给日本人伊东佑亨司令的。伊东佑亨回了一封信,丁汝昌又写了一封回信,这第二封信上有丁汝昌签名的字样。之后,丁汝昌自尽,接下来的两封降书为牛昶昞签字。

然而,孙建军进行严格的比对后,意外发现,四封信均出自一人之手,不是丁汝昌,而是牛昶昞。这让他坚信,丁汝昌没有写过降书。

对此,陈悦并不争辩,而是向记者解释说,北洋海军打到最后的那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现在都是一个谜。当时的资料很缺乏,历史上也很混乱,当事人对此讳莫如深,包括萨镇冰、程璧光等这些人应该都很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但他们都选择沉默,不说这件事,觉得是耻辱。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碎片去分析,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读,就目前的资料来看,难以得出定论。

无论如何,丁汝昌以死保住了刘公岛上军民的性命,然而却没有换来死后的安息。

获知丁汝昌等人死难的消息,李鸿章于2月17日电奏朝廷,“请旨将该三员先行敕部从优议恤,并恳将丁汝昌所得处分开复,以示大公。”却由于在威海卫之战的最后阶段联络中断,使各种消息纷至京城。

孙建军介绍,丁汝昌等人的遗体停放烟台期间,各国驻烟台领事及驻烟台的海军将领们,纷纷前往吊唁。洋人可以对丁汝昌之死表现出充分的同情,但国人却接受不了北洋舰队的“投降”。特别是京城中的一些强烈主战的书生们,不能正视战争失败这个事实,他们的愤怒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需要一个责骂的对象。

吏科掌印给事中余联沅于3月6日上折子,认为丁汝昌“死情可疑”。朝廷对此将信将疑,当天即命山东巡抚李秉衡就近调查。

3月28日,李秉衡提交了他的“调查”报告,但他只是根据“牛昶昞报告”做了一篇纸面文章,用两个假设荒唐地回答了朝廷的疑问,可颟顸的满清朝廷却丝毫未察。

“李秉衡不肯放过死人,朝廷倒无意‘鞭尸’。虽不予议恤,也没有进一步处罚。”孙建军说,最终朝廷作出不奖不罚的裁判:“已革海军提督丁汝昌,总统海军始终偾事,前经降旨拿问,获咎甚重,虽此次战败死绥,仍著毋庸议恤。”

光绪末年,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等部分海军旧属和威海卫当地绅民三百多人,联名上书直隶总督袁世凯,要求给丁汝昌以公正的评价和待遇。袁世凯于1906年7月5日转奏朝廷《故提督丁汝昌恳恩开复原官原衔折》。但其时朝政混乱,朝廷也不愿意自打耳光,袁世凯的折子被“留中”不发。

直到1910年4月25日,经筹办海军大臣载洵奏请,登基不久的宣统皇帝才批准丁汝昌开复原官原衔。

至此,依然带着“投降”帽子的丁汝昌,如若泉下有知,或许会得到些许的安慰。

3 0
相关文章